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蹈史论 查看内容

舞文弄墨 浅谈芭蕾作品分类(图文)

2014-9-20 10:15|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6670| 评论: 0|原作者: 陈亦璐
摘要: 划分芭蕾作品最常用的方式无外乎两种——作品时代&作品特点。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作品是要结合时代和特点来定义。从时代划分的角度,必须要提到的就是十九世纪——诞生了足尖芭蕾、诞生了天鹅湖的十九世纪。



    提到“古典主义”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如今不仅在中文,在大多数语言里,“古典”一词已经被扩大了指代范围,好比我们平时说古典音乐,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将巴洛克、浪漫派等都归类在了“古典音乐”范畴。有次和一个德国的艺术教育老师聊这个他也说,现在“Classic”一词大多数时候是广义说“long long ago”的艺术作品。因为大家突出了“古典”的“古”字,而忘了“典”,其实“Classic”一词来源于“经典”,也就是指艺术发展到一定了一个鼎盛时期。这也是为什么古典乐中,古典主义时期早于浪漫主义,而芭蕾里正相反,这和各自项目发展不同有关。



    因而狭义地、精准地来说,“古典芭蕾”,指的是佩季帕时代,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芭蕾中的音乐创作得到了更高的重视,服装更利于展示炫技——由之前的浪漫长裙变为古典短裙,也就是路人皆知的“天鹅裙”的裙型。“大双人舞”的模式形成,流传后世成为检验女演员技术水准的“32圈”诞生——有史记载的32圈第一人是意大利芭蕾名伶Legnani(不久之后帝俄才有了本土自产的32圈第一人Kschessinska,不过严格来说她其实也有波兰血统),当时所跳剧目是《灰姑娘》。

    注意,这里所说的《灰姑娘》和如今世界上演的在二十世纪由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灰姑娘》除了题材之外基本不是一个剧目。
 

    因此这也涉及到了一个话题:有些时候,剧目的类型划分也不能完全依照题材、剧名来定。就像《海盗》,虽然从音乐、首演时代来说的确是一部法国浪漫派芭蕾,但事实是,现在除了音乐保留下来了,当年编排早已失传,加上佩季帕在1863年的复排,从剧目的编舞结构到服装设计,已经完全按照古典主义模式来了。所以这个剧严格来说现在归类为古典芭蕾更合适。莫斯科大剧院曾在2007年耗巨资由两任团长Ratmansky和Burlaka结合史料进行过再次复排,Ratmansky也对很多失传部分进行了填空式编舞,但所走路线也基本是古典派。 

    可见,仅仅一个十九世纪,一个浪漫时期一个古典主义时期,很多作品就已经产生了风格的交集无法严格界定。如今很多资料认为“Classical ballet”=“Traditional ballet”,因此,将佩季帕时代更具化为“沙俄黄金时代”。而进入二十世纪之后,这个现象会更普遍。

 


    佩季帕于二十世纪初逝世,此前几年,他所欣赏的两位晚辈,福金和巴普洛娃,一位作为编导,一位作为主演,首演了第一部现代芭蕾《肖邦风格》——该作品在巴黎上演时被佳吉列夫更名为《仙女们》——佳吉列夫作为一个“芭蕾商人”,考虑的自然有演出宣传看点的效果,“仙女们”一名(原文Les Sylphides)正是“仙女”(La Sylphide)的复数,如此命名再配以肖邦音乐,在巴黎的演出宣传效果不言自明。加之作品本身也采用了复古的浪漫派舞裙设计,视觉效果以及题材选择上如此命名也的确师出有名。

    而由于《仙女们》本身的无剧情特征,所以后世基本在学术划分上将这部作品视作“现代芭蕾”的开山作。——尽管如今评论界普遍认为俄罗斯芭蕾在现代芭蕾的发展上没有西欧北美那般发达和多元化,但第一部现代芭蕾又公认出自俄罗斯,就像俄罗斯尽管最擅长古典作品,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古典成就的根基是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打造的。而第一部现代芭蕾出自向第一部足尖芭蕾致敬的巧合,大概是冥冥之中上帝的安排吧。尽管这个巧合搞晕了很多很多小伙伴……不仅是很多人搞不清肖邦是否生前有为芭蕾谱曲(《仙女》不是他写的,Schneitzhoeffer创作《仙女》的时候肖邦还没到或刚到巴黎……《仙女们》《茶花女》这些都是后世用肖邦音乐再编舞的),甚至很多演出宣传资料、网页配图,也常常是仙女、仙女们和吉赛尔,让人分不清,再加上后来英伦有长裙版天鹅湖,各网站、演出宣传的小编们配图就更乱套了。
 


    福金对芭蕾的贡献自然不止一个《仙女们》,佳吉耶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几乎可以自成一派。其中福金和尼金斯基的很多作品都突破了古典芭蕾的模式,加强了民族感,加入了现当代的编舞元素(比如当年让人无法接受的春之祭和牧神午后)。尽管俄罗斯芭蕾舞团指的是那些出身沙俄和苏联分道扬镳的大师,可他们同样对苏联时期的芭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苏联时期很多带有浓厚东欧民族风情和历史传说的剧目也算是这类风格的传承——芭蕾虽然根源是欧洲宫廷舞蹈,但数百年来,各国都没少为其增加风格各异的民族化元素,要知道佩季帕的一大特色就是酷爱性格舞(典型范例参见天鹅湖以及胡桃夹子)。因此,我国在芭蕾中尝试融入中国文化也是有悠久的行业传统的。当然,民族化的效果视编导、演出水平而异。

    二十世纪中后期芭蕾彻底呈现出多元、多种风格并行的发展状态,这也是一门艺术真正世界范围内普及所应有的局面,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位泰斗的一统江湖,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让分类界限愈发模糊。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