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世界顶尖芭蕾舞团 (重整资料)

6
回复
1996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7 12: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顶尖芭蕾舞团

欧洲媒体每年都要对世界是大芭蕾舞团做评选,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公认的四大芭蕾舞有: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俄罗斯基洛夫芭蕾舞团、美国纽约市芭蕾舞团。
其他榜上有名的有:
摩纳哥大公国蒙特卡罗芭蕾舞团、丹麦皇家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瑞士的洛桑芭蕾舞团、古巴芭蕾舞团,法国马赛国家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等。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始创于1738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芭蕾舞团。在他250多年漫长发展历史中,涌现出尼金斯基、巴芙洛娃、巴什尼科夫洛等众多伟大的艺术家。


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于1876年专门为该团创作的舞剧音乐天鹅湖,而基洛夫芭蕾舞团则于1894年首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并取得巨大成功。此后,天鹅湖就一直成为基洛夫的经典代表作品。


世界各地的观众的评语:
"观看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成为最为荣耀的经历"。
"基洛夫的天鹅湖就是19世纪古典芭蕾的全部"。
"艺术家们的表演可以使你一饱眼福"。




纽约城市芭蕾明星团



享有世界五大芭蕾之一美誉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创建于1935年,舞团独特的风格在美国艺术史上独树一帜。1933年,俄籍编导巴兰钦随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发起人林肯o科尔斯坦来到美国并开办了舞蹈学校,1935年成立美国芭蕾舞团,1948年更名为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任艺术总监。巴兰钦不仅是美国芭蕾的重要奠基人,更是20世纪伟大的芭蕾编导。他的作品多达150部并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和编舞风格,被称为"新古典主义芭蕾"或"音乐芭蕾"。他反对舞蹈文学性和戏剧性的表演,强调舞蹈本身的形式美和表现力。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始终仍保持着巴兰钦的艺术理念。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是美国最具盛名的两大芭蕾舞团之一,纽芭也被堪称"最具传奇色彩和划时代意义的国际顶尖芭蕾舞团"。它拥有超过150部作品,大部分都为巴兰钦、杰罗姆和比德马丁斯编舞。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作品以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独幕舞剧为主,大型舞剧较少,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纽芭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西西里,南韩,台湾等等主要城市和国家都演出过,世界各地到处留下了她的身影,获得世界人民的美誉和赞赏



该团一直注重培养和创作,如今汇集了大批璀璨夺目的世界芭蕾明星,由该团成功首演的许多剧目早已成为各国芭团看家剧目的经典作品。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芭蕾艺术虽然孕育在意大利,却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的法国宫廷,并于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法国是芭蕾艺术的诞生地,而芭蕾的发展历程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历史息息相关。

酷爱舞蹈的法王路易十四希望创造一门真正宫廷风格的舞台艺术。1661年,在他的倡导下,巴黎建立起法国第一家舞蹈学院--皇家舞蹈学院。1669年,皇家音乐学院成立,并在其内部组成了欧洲的第一支专业舞蹈团。这就是之后的巴黎歌剧院和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作为古典芭蕾的摇篮,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为形体训练和舞步训练而制定的基本原则及法规至今仍在沿用,在这里规定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被视为芭蕾标志的"白色短裙"、"足尖舞"和"空中飞跃"等动作就出自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自十八世纪开始,法国舞蹈演员和编导应欧洲各国的聘请,传播了法兰西学派。当时在德国、伦敦、维也纳、丹麦、俄国和意大利,在学校里教授的及在舞台上演出的均为法国流派的舞蹈。可以说法国芭蕾舞史是一部与其它国家的芭蕾艺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历史。十九世纪,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原创舞剧《吉赛尔》《葛蓓莉亚》和《仙女》标志了浪漫主义芭蕾黄金时代的到来,同时她也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浪漫主义芭蕾舞演员。



法国芭蕾将编导们的美学倾向熔为一炉,很难说她是"表现性"的,还是"抽象性"的。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尤其是成就辉煌的巴罗克时期,精湛的芭蕾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对真实与现实主义的追求促进了"情节芭蕾"的成熟。于是,芭蕾舞有了脚本,舞蹈演员象哑剧演员一样,运用了哑剧的表意动作。而八十年代以后,现代芭蕾的异军突起,又将潮流印象拒绝故事情节和叙事舞蹈的"纯舞蹈芭蕾",甚至要求舞蹈动作独立于音乐而自成一家。


经过344年的发展,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早已成为世界顶尖级的芭蕾舞团,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俄罗斯基洛夫芭蕾舞团、美国纽约市芭蕾舞团并称世界四大芭蕾舞团,是法国芭蕾流派的代表。

作为古典芭蕾的发源地,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拥有大量的保留剧目,它一方面致力于留存这些剧目的精粹,一方面则敞开胸怀迎接新剧目的创作,使法国芭蕾流派始终在世界芭蕾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作出巨大的贡献。



为适应芭蕾的不断变化与创新,作为古典芭蕾代表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负有双重使命:既要保持古典芭蕾的传统风格,又要向现代开放。1965~1972年间, 著名编导罗朗o珀蒂在这里排演了《狼》、《幻想交响曲》和《双人舞》(舒伯特曲)等。莫里斯o贝雅在这里排演了《浮士德》、《列那狐的故事》、《春之祭》和《火鸟》。此外, G.巴兰钦、Ю.格里戈罗维奇等著名外国编导也受邀来团排演剧目。自1983年秋季起,该团请鲁道夫o纽瑞耶夫担任团长。从此,17、18世纪的古典杰作与从塞吉o里代到乔斯o李蒙的新古典主义作品一起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同时,纽瑞耶夫开始聘请外国的年轻编导为本团创作新的芭蕾艺术,这一举措不仅给这些年轻人以实践的平台,同时也为古老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5年,碧姬o勒法福尔(BrigitteLefevre)继任舞团团长,她继承了前任团长的开拓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在保留经典古典剧目的同时,聘请多为世界知名编舞为舞团开发新的剧目。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从来都是演出各种保留剧目的剧团,而不是某一编导的工具。她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芭蕾演变的积极见证人。她肩负历史的使命,是生气勃勃的艺术创作基地



目前,舞团里共有演员154人,其中包括13位明星演员和15位主要演员。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演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可以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芭蕾舞团。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访华演出,上演了三部法国大师编导的经典作品,而这三部作品看似独立,却相互呼应配合,诠释着代表法国精神的红蓝白三色,剧目的选择可谓别具匠心。


由当代著名舞蹈大师贝嘉编导的《波莱罗》充满了似火的激情,为整部演出的连贯主题给出了一个红色的开篇。



悲剧结束的《阿莱城姑娘》恰似蓝色的中篇,同样由编导大师罗朗o佩蒂创作。在这部被誉为"颠覆了目前的舞蹈发展潮流"的著名作品中,佩蒂成为第一个在音乐中融入叙事色彩的编导,舞蹈从小故事着笔,突出传统民间服装,使用明亮而扣人心弦的音乐,成功表现了一个哀婉的主题。


新古典主义芭蕾"白色组曲"是俄罗斯天才舞蹈演员、编舞、芭蕾指导塞吉o里法的一部名作。本剧最初是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创作的。这部"纯舞蹈"芭蕾舞剧对于技巧特殊追求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沁人心脾的白色的浪漫。


巴黎歌剧院巴黎舞团带来的三部作品既独立又配合,其组合吸收了现代电影的手段,充满现代感觉与古典的浪漫情怀。





[ 本帖最后由 憬萱 于 2008-9-17 22:24 编辑 ]
参与人数 1舞币 +20 活跃度 +35 收起 理由
憬萱 + 20 + 35 资料重整~为海外版劳心劳力..呵呵..加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舞币 +20 活跃度 +35

发表于 2008-9-17 1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芭蕾舞团,始创于1924年,是著名的芭蕾女明星德-瓦洛斯女士承袭了欧洲传统芭蕾的真谛,在芭蕾舞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沾染了法国宫廷的王室气息、又在俄罗斯经过了彼基帕等大师的亲手点拨之后,被德-瓦洛斯夫人重新带回到欧洲的腹地,并在一个叫做塞德勒的维尔斯剧院开始了一个被命名为"精致的英国式的芭蕾"的新的芭蕾艺术纪元。



1946年,皇家芭蕾舞团家盟驻屯在著名的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并在1951年正式获得了由英国皇室恩予的"皇家芭蕾舞团"的头衔。


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历史上,杰出的芭蕾舞演员辈出,比如:芳汀、梅森、希摩尔、德威尔等。



2006年4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将以150人的强大阵容在北展剧场上演根据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该剧由著名的芭蕾编导大师麦克米兰于1965年创作,历经30余载,久演不衰,成为芭蕾王国中的悲剧名片。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源自于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这里也是莫斯科大剧院最著名的舞蹈艺术家玛雅o普利斯特卡娅和艺术指导捷狄米纳斯o塔冉达艺术成就发展达到最辉煌的地方。



1994年为纪念玛雅o普丽丝特卡娅舞台演出50周年,由捷狄米纳斯o塔冉达和剧院经理尼古拉o阿诺克宾共同发起并成立了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


众所周知,目前在俄罗斯除世界闻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以外,还有一百多个水平不一、名称各异的芭蕾舞团,然而,能冠以"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名称就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而更包函了艺术水平的内涵。因为在当今世界,对于"皇家"这个即古老、又为现代人常用的名词,它所体现出的绝对应该是形式、规模和艺术的顶级。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在成立之初,便汇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艺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家,他们之中不仅有在莫斯科大剧院有50年演出历史的世界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曾被誉为芭蕾舞艺术常青树的"玛雅o普利斯特卡娅"作为该艺术团的总指挥和编导。更有以莫斯科大剧院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男子芭蕾舞演员"捷狄米纳斯o塔冉达"担任该芭蕾舞的主演及艺术总监。而俄罗斯政府更是为了这批有才华的艺术家,康慨地将"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称号授予他们。这样从1994年起,又一个真正代表俄罗斯芭蕾舞艺术最高水平的"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诞生了,并马上在全俄罗斯乃至世界确立了他的艺术、风格的地位。


为了不负"皇家"这个词的名称,"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出节目中除包括许多古典的传统芭蕾舞节目如:《吉赛尔》、《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外,还继承并保留了一些20世纪早期的前俄芭蕾舞节目如:《波楮舒卡》、《舍博瑞扎》等,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例如:芭蕾舞经典剧目《天鹅湖》。该团不仅保留了莫斯科大剧院正统、专业、极其标准化的艺术形式,细腻、优美的舞蹈风格,更在整洁、场面宏阔上很下功夫,展现给观众一种贵族派的高雅感受。



《睡美人》是俄国最杰出的芭蕾舞编导马留斯o彼季帕与柴科夫斯基及弗谢沃洛依斯基三人,根据法国童话作家贝洛的同名童话共同创作的舞剧。一百多年来,芭蕾舞剧《睡美人》以其震撼人心的音乐,气势恢弘的舞蹈,雍容华贵的服装,奢华灿烂的布景,创造出了空前绝后的剧场舞蹈奇观,吸引了各国的舞蹈家和观众们。



无疑《睡美人》是众多古典芭蕾节目中场面最壮观、布景最华丽的节目被赞誉为"古典芭蕾的颠峰之作"。而"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则更是采用与其名称相适的形式,用最豪华的布景、最宽广、宏大的场面真实的再现了法国17世纪路易16年代皇室奢华的生活情景。同时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更是以其独创的编排、精湛的舞蹈艺术将芭蕾舞《睡美人》的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细节都发挥的淋漓竟至。难怪该团所到之处,外界纷纷评论:"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所演的芭蕾舞《睡美人》是该节目有史以来表现力最好的,是最能体现路易16时期皇家风范的。的确,通过芭蕾舞《睡美人》力图完美的再现法国路易16时期皇室的真实面貌是"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演出该剧目的宗旨。而这一点我们不仅从该团即将开始的演出中会有所体会,仅从该团巡演中所携带的近10吨道具看就已经让人们叹为观止了。



[ 本帖最后由 蒂芬妮 于 2008-9-17 12: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




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的前身是由文内斯.罗伊得和贝蒂.费来利于1939年共同创办的温尼伯芭蕾舞俱乐部,10年后转制为加拿大的第一个职业芭蕾舞团。
1951年,该团首次为来访的伊丽莎白公主和菲利普亲王作专场演出,得到英国皇室的由衷赞许。两年后,新继位的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授予温尼伯芭蕾舞团皇家的特许称号。芭蕾舞团从此更名为温尼伯皇家芭蕾舞团,这是在英联邦范围内的第一个皇家芭蕾舞团。从此之后,该芭蕾舞团走上了辉煌之路。
40多年来,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访问了亚欧美众多国家,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去了众多优秀的芭蕾节目,受到世界各国芭蕾爱好者的热烈欢迎。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指挥、舞蹈艺术家先后和该团进行过合作。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建于1748年,自成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以加莱奥地、布农维尔、兰德等三位芭蕾大师为代表的历史发展时期后,最终创立了独特的丹麦芭蕾舞学派。据舞团的艺术指导克朗斯特姆介绍,早期的丹麦芭蕾舞只是戏剧演出的表演性插舞,其角色均由外国演员担任。直到皇家芭蕾舞团成立,丹麦芭蕾舞才逐渐独立出来,自成一体。


十九世纪的芭蕾大师布农维尔对丹麦芭蕾舞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布农维尔生于1805年,年青时曾去法国学习芭蕾、音乐和戏剧。1830年他学成回国,遂成为丹麦芭蕾舞团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和编导。他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针,在吸收和学习国际上各种古典风格的基础上,创作了五十多部芭蕾舞剧和小品。他第一次把瓦格纳的歌剧搬上了丹麦芭蕾舞台,并且创造了六天一套的循环训练法,奠定了丹麦芭蕾舞在世界上的地位。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始终遵循丹麦芭蕾舞的传统,既提高演员的古典芭蕾舞水平,又引进和创作了不少现代作品。舞团经常邀请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编导及演员来团工作,并且在为自己培养了大批出色的芭蕾舞演员的同时,还向伦敦、纽约等芭蕾舞团输送了部分优秀人才。目前,舞团共有100多人,另附设一所舞蹈学校,从六岁开始培养演员。舞团每年演出一百一十场,演出期通常为九个月。


丹麦芭蕾的发展不仅仅为世界浪漫主义芭蕾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更对后来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丹麦是世界上为国际芭蕾舞坛培养优秀男演员最多的国家。因为全世界只有在布侬维尔的芭蕾体系中,男演员才能摆脱做"把杆"的尴尬境地,成为真正的明星,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美国芭蕾舞剧院



美国芭蕾舞剧院介绍美国最重要的芭蕾演出团体之一。1939年由R.普赖曾特和L.蔡斯创建,并由前者任团长;1945~1980年由蔡斯和O.史密斯共同接任团长。1980年后由M.巴里什尼科夫任团长。它不仅介绍古典芭蕾名作和上演各国优秀编导的作品,还鼓励年轻而有才华的编导进行创作,因此剧目广泛多样,兼容并蓄,包括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作品。而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最初是福金的作品如《仙女们》、《蓝胡子》和《俄罗斯士兵》等;随后是A.图德的舞剧《丁香花园》、《幽暗的挽歌》、《潜流》等及当代美国编导的一些作品;70年代以后,重点又放在古典作品上,排演了著名芭蕾《舞姬》、《雷蒙达》和《睡美人》等大型剧目。图德曾担任该剧院的艺术领导工作,对剧院的艺术风格有较大影响。A.阿隆索、F.布琼斯等都曾在美国芭蕾舞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为了培养人才,剧院设有附属的舞蹈学校,并于1972年建立附属剧团,取名保留剧目剧团,后改为2团。美国芭蕾舞剧院是第1个到苏联访问演出的美国芭蕾舞团,它还曾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南美洲和东南亚各国演出.美国芭蕾舞剧院创建于1939年,它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同为美国最著名的两大芭蕾舞团之一,它善于吸收各派之长,剧目广泛多样.巴里什尼科夫(MikhailBaryshnikov)原是前苏联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著名演员,1974年投奔西方,1980年出任美国芭蕾舞剧院艺术总监兼首席演员。在他的主持下,上演了大批经典芭蕾舞剧,使该团在继承传统方面实力大为提。


[ 本帖最后由 蒂芬妮 于 2008-9-17 12: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2: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芭蕾舞团

澳芭成立于1962年,作品既沿袭古典传统又敢于创新。他们的时尚版《天鹅湖》音乐上保留了柴科夫斯基1877年上演时的版本,但却以现代的英国威尔士王室的宫廷传奇为蓝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年轻女子奥杰塔对新婚丈夫齐格弗里德王子的爱产生了怀疑,她发现有一位女男爵才真正拥有她丈夫的心,女男爵却设计将奥杰塔投入了疯人院。几个月后,奥杰塔逃离疯人院成为女男爵晚会上的不速之客。



在起居室里舞蹈、在浴缸里辗转,男演员不再是披挂讲究的王子,而是身着背带西装裤的现代人……对此,其编导墨菲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依然是古典芭蕾---现在的版本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口味,风格更为现代化,但是运用的还是基本的芭蕾技巧,而不是现代舞。"


时尚版《天鹅湖》是为庆祝澳芭成立40周年而作,并一举获得了当年的9项舞蹈大奖。
时尚版《天鹅湖》虽然在音乐上保留了柴科夫斯基1877年上演时的版本,但却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而在舞蹈语汇上,以新颖独特的编舞手法和生动的戏剧风格著称的墨菲也给这部芭蕾经典作品注入了不少新元素,最后一幕甚至让原来的"白天鹅"奥杰塔穿上了黑色的舞裙,来隐喻这是一个以悲剧结局的故事,让人颇觉新鲜。



时尚版《天鹅湖》华丽、精致的舞美和灯光也令人耳目一新,第一、第二幕是纯白和银色,第三、第四幕则是纯黑色点缀金色,连演员的服装也几乎都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同样是白色在不同场景给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婚典"时白色显得华丽而时尚,疗养院里白色磁砖、白色浴缸衬着裸露的水管则多了几分"现代"的感觉,而奥杰塔梦中的天鹅湖则是一片宁静、优雅梦幻般的银白。据介绍,光布景就动用了5个20余吨的集装箱。

今年艺术节上演的时尚版《天鹅湖》,因在改编时引入了英国戴安娜王妃人生悲剧的素材而引起众多关注。墨菲认为,编舞这个工作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而是带有很多的随意性:"有时,生活中的随意、混乱就促成了一个作品,并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舞蹈无处不在,人人皆会舞蹈,而有时孩子稚嫩的动作往往给舞者许多新鲜的灵感。"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

在全球现代芭蕾舞团中排名第一的"洛桑贝嘉"不仅拥有着最顶尖的演员,更因著名编舞、法国编导大师莫里斯o贝嘉而蜚声世界。舞团由55名世界各国优秀的现代芭蕾舞演员组成,因其本身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及贝嘉大师编舞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洛桑贝嘉芭蕾舞团的演出以其意境深远而著称于世,它几乎成为了全球现代芭蕾舞的代言。看他们的舞蹈,观众除了感到震撼之外,更多的只能是叹服,为贝嘉的天才以及舞者的高超技艺而感慨不已。

对于中国每一位热爱舞蹈的观众来说,2001年贝嘉的《生命之舞》在北京给人留下的印象无疑是刻骨铭心的,那场舞剧被誉为当时"北京舞台自有现代舞演出以来最棒的舞蹈",融合英国"皇后"乐队的摇滚金曲和奥地利乐圣莫扎特的古典名作,特邀世界服装设计大师詹尼o范思哲担任服装设计,这部史诗般瑰丽的摇滚芭蕾是贝嘉为纪念两位死于艾滋病的著名艺术家而创作的,他希望献给"所有英年早逝的人"。加之随后范思哲大师的离奇死亡更为《生命之舞》这部作品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据介绍,贝嘉的作品吸收了舞蹈、歌剧、美术及其他领域的精华,将现代时尚元素置入古典芭蕾中,同时融入人性与社会的因素,表现出跨越舞蹈与文化的界限,形成独树一帜。




摩纳哥蒙特卡罗芭蕾舞团  


作为同时具有着悠久历史和前瞻意识的世界知名芭蕾舞团,蒙特卡罗芭蕾舞团的地位无可替代。无论是1911年,作为蒙特卡罗芭蕾舞团的前身———加吉列夫芭蕾舞团凭借华丽一跳迷倒摩纳哥王室,自此受邀长期驻留这个欧洲艺术国度。而自建团以来,蒙特卡罗芭蕾舞团始终是大师荟萃,加吉列夫、巴兰钦、德彪西、普洛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毕加索、巴甫洛娃……这些闪亮的名字点亮了芭蕾的殿堂。



芭蕾是永恒的,但时代在变迁中;蒙特卡罗芭蕾舞团热情正视了这种变化,呈现出更具现代和震撼力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一简一繁”展现出芭蕾的活力与光彩。舞台设计的“立体派”呈现,让“蒙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减少了繁复无趣的豪华布景,增加了芭蕾舞剧情的紧凑性和时代感。动作幅度的伸展和强度,是这个版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大看点。舞台上,罗密欧与朱丽叶会双唇相接,亲吻着死去;追求自我的朱丽叶以当众脱下外衣证明自己的成熟和叛逆……同样,在演员们充满现代感的肢体语言讲述中,广场械斗、凯普莱特家化装舞会、花园幽会、教堂证婚、梯伯尔特被杀、双双殉情这一幕幕流动开来,饱满地将这部悲剧的象征意味和悲剧效果传达给现场每一位观众。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重新整理了资讯!  有你在真好~
旧帖我这一两天会处理掉的!
辛苦了,蒂芬妮!
发表于 2008-9-17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08-9-18 22: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丰富。楼主是花了不少心机来整理的,谢谢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