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
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的前身是由文内斯.罗伊得和贝蒂.费来利于1939年共同创办的温尼伯芭蕾舞俱乐部,10年后转制为加拿大的第一个职业芭蕾舞团。
1951年,该团首次为来访的伊丽莎白公主和菲利普亲王作专场演出,得到英国皇室的由衷赞许。两年后,新继位的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授予温尼伯芭蕾舞团皇家的特许称号。芭蕾舞团从此更名为温尼伯皇家芭蕾舞团,这是在英联邦范围内的第一个皇家芭蕾舞团。从此之后,该芭蕾舞团走上了辉煌之路。
40多年来,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访问了亚欧美众多国家,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去了众多优秀的芭蕾节目,受到世界各国芭蕾爱好者的热烈欢迎。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指挥、舞蹈艺术家先后和该团进行过合作。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建于1748年,自成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以加莱奥地、布农维尔、兰德等三位芭蕾大师为代表的历史发展时期后,最终创立了独特的丹麦芭蕾舞学派。据舞团的艺术指导克朗斯特姆介绍,早期的丹麦芭蕾舞只是戏剧演出的表演性插舞,其角色均由外国演员担任。直到皇家芭蕾舞团成立,丹麦芭蕾舞才逐渐独立出来,自成一体。
十九世纪的芭蕾大师布农维尔对丹麦芭蕾舞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布农维尔生于1805年,年青时曾去法国学习芭蕾、音乐和戏剧。1830年他学成回国,遂成为丹麦芭蕾舞团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和编导。他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针,在吸收和学习国际上各种古典风格的基础上,创作了五十多部芭蕾舞剧和小品。他第一次把瓦格纳的歌剧搬上了丹麦芭蕾舞台,并且创造了六天一套的循环训练法,奠定了丹麦芭蕾舞在世界上的地位。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始终遵循丹麦芭蕾舞的传统,既提高演员的古典芭蕾舞水平,又引进和创作了不少现代作品。舞团经常邀请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编导及演员来团工作,并且在为自己培养了大批出色的芭蕾舞演员的同时,还向伦敦、纽约等芭蕾舞团输送了部分优秀人才。目前,舞团共有100多人,另附设一所舞蹈学校,从六岁开始培养演员。舞团每年演出一百一十场,演出期通常为九个月。
丹麦芭蕾的发展不仅仅为世界浪漫主义芭蕾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更对后来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丹麦是世界上为国际芭蕾舞坛培养优秀男演员最多的国家。因为全世界只有在布侬维尔的芭蕾体系中,男演员才能摆脱做"把杆"的尴尬境地,成为真正的明星,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美国芭蕾舞剧院
美国芭蕾舞剧院介绍美国最重要的芭蕾演出团体之一。1939年由R.普赖曾特和L.蔡斯创建,并由前者任团长;1945~1980年由蔡斯和O.史密斯共同接任团长。1980年后由M.巴里什尼科夫任团长。它不仅介绍古典芭蕾名作和上演各国优秀编导的作品,还鼓励年轻而有才华的编导进行创作,因此剧目广泛多样,兼容并蓄,包括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作品。而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最初是福金的作品如《仙女们》、《蓝胡子》和《俄罗斯士兵》等;随后是A.图德的舞剧《丁香花园》、《幽暗的挽歌》、《潜流》等及当代美国编导的一些作品;70年代以后,重点又放在古典作品上,排演了著名芭蕾《舞姬》、《雷蒙达》和《睡美人》等大型剧目。图德曾担任该剧院的艺术领导工作,对剧院的艺术风格有较大影响。A.阿隆索、F.布琼斯等都曾在美国芭蕾舞剧院担任主要演员。
为了培养人才,剧院设有附属的舞蹈学校,并于1972年建立附属剧团,取名保留剧目剧团,后改为2团。美国芭蕾舞剧院是第1个到苏联访问演出的美国芭蕾舞团,它还曾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南美洲和东南亚各国演出.美国芭蕾舞剧院创建于1939年,它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同为美国最著名的两大芭蕾舞团之一,它善于吸收各派之长,剧目广泛多样.巴里什尼科夫(MikhailBaryshnikov)原是前苏联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著名演员,1974年投奔西方,1980年出任美国芭蕾舞剧院艺术总监兼首席演员。在他的主持下,上演了大批经典芭蕾舞剧,使该团在继承传统方面实力大为提。
[ 本帖最后由 蒂芬妮 于 2008-9-17 12:5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