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资讯 舞蹈世界 查看内容

山西朔州踢鼓秧歌——民间舞蹈的奇葩(图)

2008-2-19 13:10| 发布者: 舞色空空| 查看: 3732| 评论: 0

  踢鼓秧歌是晋北地区群众非常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以朔城区、平鲁区最为盛行,踢鼓秧歌最早起源于当地居民的祭祀活动,到汉唐时期,已发展成为以广场、街头小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相传南宋时,梁山好汉被“招安”沦落之后,他们的后人流落到朔州一带,为纪念先辈,他们将武术和排兵布阵法融入到了当地的踢鼓秧歌中,形成了现在融拳术、舞蹈、戏曲于一身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2008年1月31日过小年,朔州市朔城区大秧歌剧团的人们忙碌了起来,团长张福带领着大家开戏箱整理服装道具、放鞭炮、迎财神。踢鼓秧歌每年腊月里“起会”,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为了迎接演出旺季,张福带领大家提前开始了紧张的排练,踢鼓秧歌的表演者男角叫“踢鼓子”,女角叫“拉花”,剧情多来自梁山好汉,如“备马出征”、“刀杀四门”等,当地人把踢鼓秧歌搬上舞台就是大秧歌,朔州的踢鼓秧歌兴盛于明清,在新中国成立后达到了顶点。

  正月期间,朔州市闹红火的队伍里最吸引人的就是踢鼓秧歌,受主人的邀请,他们会入户拜年表演,也会走街串巷进行压街镇邪的表演,还会游园、闹红火、旋旺火,出了正月,人们还会在贺生日、祝寿、拜女婿、还愿的时候请踢鼓秧歌来表演。

  踢鼓秧歌里有的讲述《三打祝家庄》,有的讲述《智取生辰纲》,也有在探亲中潘金莲戏武松。在踢鼓秧歌中,男角的舞蹈加入了大小洪拳的套路,使得舞蹈刚劲有力、矫健利落、花而不乱、外松内劲,其中五脚不落地的招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鼓在踢鼓秧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舞蹈的需要,鼓师要打出特殊的鼓点。今年77岁的张元业是朔州市代表戏秧歌艺人张真的第四代传人,艺名“元顺旦”,由于他表演精湛,当地人有“看一看元顺旦、能三天不吃饭”的顺口溜,如今他的儿子张福已是大秧歌剧团的团长了,现在他又开始教授他的孙媳妇学踢鼓秧歌了。正如张元业所担心的,踢鼓秧歌作为一项传统的古老民间艺术正在承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民俗日益被弱化的影响,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由于年事已高,纷纷退出舞台,而艺术的传承却难以为继。

  如今,在朔州村村都有踢鼓秧歌的盛况已不复存在,仅存的一些秧歌剧团也是举步维艰,如何使这一艺术之花能够得到抢救、保护和发展,已引起了朔州市政府的关注,在朔州市文化局的努力下,2006年12月,踢鼓秧歌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张福和他的踢鼓秧歌剧团还主动出击,努力寻求发展之路。2004年,他们参加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勇夺艺术表演银奖;2007年6月,他们又获得文化部的“文化遗产日奖”,同时,他们还承担起了艺术传播的责任。令张福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媳妇不仅喜欢踢鼓秧歌,而且对踢鼓秧歌的未来有着更多的设想,让张家人高兴的是,小孙孙也受着家庭的影响喜欢上了踢鼓秧歌。

  看来,要想使朔州踢鼓秧歌得到健康的发展,不仅要有民间艺人的传承、政府的支持,还要有专家的艺术整理和成熟的市场发展。小年这一天,张福和他的踢鼓秧歌队接到附近一家商店的邀请,进行踢鼓秧歌表演,这也是他们腊月里开始的第一场表演,大伙儿演得格外卖力,而观众也看得大呼过瘾。

  现在,朔州市朔城区大秧歌剧团不仅把踢鼓秧歌踢到了延安、青岛,还去了北京进行汇报演出,为山西戏曲争得了荣誉。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有100个孩子参加的朔州市踢鼓秧歌培训班已于近日正式开课,他们将成为朔州踢鼓秧歌的未来。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