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蹈鉴赏 查看内容

刘岩推出舞剧作品《26分贝》向孩子学习 不让生命"失聪"

2016-3-1 10:56|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2986| 评论: 0
摘要: 刘岩,天生的舞者,圈内甚至曾有“刘一腿”的美名。


慕 羽:舞评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约评论员

“寂静”有多静?据说,通过科技手段,微软的Building 87消音室可以创造出-20.6分贝,接近太空中粒子随机移动的声音,这便是全球最寂静的地方。有意思的是,早在1951年,美国先锋音乐家约翰·凯奇到哈佛大学的无回声舱做了一个实验,为的是证明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寂静”这回事。只有还活着,便能听到自己的生命存在的声音。无声、无言的“寂静”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心境。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生存的世界如同太空般寂静。虽然,“26分贝”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的临界线,但负分贝、0分贝与26分贝对他们而言都是一回事。我很少接触听障人群体,甚至在观摩刘岩以此命名的舞剧之前,我对“26分贝”这个听力临界完全没有概念。直到今年一月底的一天,我才感知到了它所谓“临界线”的含义。那时北京异常寒冷,演出当晚我却感受到了一阵阵内心的暖流,让我想在北京最冷的冬夜,道一句感谢!感谢亲爱的小孩,谢谢你纯真的心灵感化寒冰,驱散阴霾。感谢刘岩,谢谢你的用心,至真至纯。

刘岩,天生的舞者,圈内甚至曾有“刘一腿”的美名。然而北京奥运会的一次开幕式彩排却成为刘岩人生的临界线,她不仅没有办法让她的腿再次凌空,甚至都没有办法脚踏实地。“奥运英雄”代替“刘一腿”成了她的新标签。标签好帖,人们的神经却容易麻木,别人的残缺,与己何干?!我也是近年才意识到,其实世上没有“残缺”的身体,而只有“残缺”的思想和“残缺”的社会。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切身体验他人的苦难,但至少我们不应该选择屏蔽。经历过最深的夜,刘岩更加感知并珍惜光明的温暖和可贵。而且,她意识到,只有从内心深处点燃的灯才能真正照亮黑暗,这是源于“自尊”与“自信”的力量。

为何而舞:残健共融

这几年,刘岩与轮椅合体一路前行,就像是折翼的天使坠落凡间,而她却言,可爱的孩子们才是天使。她依然在舞蹈,只是换了别的方式,她悉心研究“手舞”,拿下了博士学位,她也帮助孤残儿童建立起自信和勇气。从2011年起,以其名字命名的文艺专项基金开始资助孤残儿童学习舞蹈。孩子们在艺术学习中绽放的明媚笑脸被摄影师捕捉下来,她称其为《天使的微笑》。艺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会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心灵。

2012年刘岩创作舞蹈《对他说》,初次在幕后担纲创作的刘岩放弃了炫目的技巧,甚至远离了自己轻车熟路的“学院派”风格。她将“美”用最诚实的方式铺陈在眼前,率性的街舞混搭着一些简单的手语,作品朴实得就像邻家兄弟间的玩耍。你会发现孩子与舞蹈家没什么不同!

其实,如果我们将舞蹈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就会发现舞蹈不应只有形态美、造型美、技艺美、风格美,舞蹈甚至可以是摆脱了双腿的艺术,身体任何部分都可以用来诠释生命;舞台也不仅仅属于以舞蹈为生的人,没有舞蹈经历的普通人完全可以成为焦点。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刘岩与法国舞蹈家、打击乐家合作推出了舞剧《红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遭遇了人生的临界线,失去了听力,或是行动的能力,整个作品却传递着温暖。三位舞者,十几位乐师,无论性别、国籍、年龄……都渗透出残健共融的和谐。人与人的共融,音乐与舞蹈的共融,人声与器乐的共融,都在那个空旷而自由的空间展开;而彼此又是独立的个体,这种感受非常令人动容。


没错!《红线》承载的“互惠共生”便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关系。而且,从《对他说》到《26分贝》,刘岩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一些微妙的差异:前者从健听人的视角出发,更多表现的是给予失聪孩子以关爱,而后者已转向失聪孩子的视角,激发出了更多的能量。健听人与失聪者在一起,不是同情,而是尊重;不是迁就,而是乐在其中的分享。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偶然失聪的孩子,并没有失去乐观的天性。一个看上去光芒四射的默剧明星,却陷入了内心的阴霾;他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反而是孩子简单的快乐感化了他。

无论健全人、残疾人,我们都会遇到生活中的“26分贝”,它是幸福与痛苦、快乐与忧伤、生命与死亡的临界。它可能是片刻感动,释怀我们一天的心情;但也可能只是短短的一瞬,便可分界我们的人生。它还可能是一段时空的距离,就能重获新生。

跳舞,可足蹈,亦可手舞,更可以随心起舞。让心灵多跳跳舞吧!如今的刘岩重新找回了对舞蹈的爱,并把爱释放了出来。既能舞在笔尖,也能成为他人精神上的牵引。我为她骄傲的是,她开始享受这个惠及他人的状态。其实,她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掌控感的人。

如何而舞:跨界舞剧

十分欣慰的是,《26分贝》的推出,使中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残健共融”的原创舞剧。每位角色无论大小,都有符合人物特点的动作构想。共融舞蹈本身就是要发展出属于每一个人的舞蹈,让每个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能获得尊重,无论你是专业舞者、四肢健全、听障、视障、智障、肢障…… 

其实,在台上合乐跳街舞的演员大多数是听障儿童。但看上去,他们与一般孩子并无二致。戏里戏外的孩子,尽管听不见,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到彼此的位置,以及舞伴何时动、何时停,并做出自己的呼应,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己对于作品的贡献。

一位名叫石头的失聪男孩是作品的核心,他的动作自然不做作,尤其是那些他身体主动产生的动作瞬间最令人动容;有时“触摸”就是他的“耳朵”,“动觉”就是他的“听力”;偶然间,他爱上了默剧,并开始追逐他的偶像。

另一位主角则是小男孩的偶像,他就是默剧明星安吉尔。关键点就在于此,舞蹈化的默剧是他最擅长的高招。他的手中像是有一些看不见的“红线”,纵横交错地被他把玩,这也成为默剧演员的主题动作。舞台上,他的举手投足都能吸引很多粉丝热烈捧场;舞台下,他的一举一动却显露出孤独忧伤。

白衣款款的男子是一位心理医生,国标舞份儿十足,显得神采飞扬,但他却没能让石头的脸上绽放笑容,对安吉尔的忧郁也是束手无策;可贵的是,石头自己选择了走进艺术世界;幸运的是,默剧激发出了石头阳光的天性;特别的是,安吉尔没有去“迁就”石头,他反而愿意相信孩子。确实如此,有时候,成年人应该学会向孩子学习,让孩子教导我们!

孩子的手语、安吉尔的默剧,都是他们最自然、最熟悉的语言。起初,安吉尔并没有意识到石头的失聪。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也许是你站在我面前,却听不见我的声音。但是当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全神贯注与孩子沟通时,他也渐渐融入了孩子的纯真世界,就像默剧让孩子融入了快乐。不是吗?如今现代人实际上特别缺乏一份面对面的专注,想想看,你有多久没有凝视或倾听过你的身边人了。

没错!默剧元素是《26分贝》的一个巧妙创意。与哑剧不同,默剧不是不能说话,而是可以不说话,无声胜有声;哑剧以模仿外在动作为主,舞剧中若用得不好,常常感觉剧中人陷入了语言困局,若不是幕间出现的满屏字幕,人物关系恐怕都不容易搞清楚;而默剧更在意精神世界和令人遐想的空间。微妙的是,在剧中,三角铁清脆的声音,砰砰心跳的声音……都恰当地运用到了戏剧化的音乐中,有时静默也是恰到好处,舒服而宁静。

安吉尔的默剧戏中戏成为亮点,绕线动机不断重复,由于语境不同,戏剧性就产生了,尤其是当石头也像模像样地把玩起虚拟“红线”时,手中的线,如同幻化成了万花筒。在石头眼里,这就是美丽的世界。其实,孩子与明星的双人舞,以及主题默剧还可以是激发出更多想象力的入口。石头开始模仿着安吉尔的主题动作,也打手语描绘着世界。在手语中,他们成为了自己的主人,世界的声音和颜色一样,都可以在手中呈现出来。

与轻叙述的现代舞剧《红线》不同,《26分贝》的叙事性很强,也更具亲和力。这是刘岩在艺术创作上的再次转型,能感受到她希望用现实主义“以舞演故事”的方式,走近中国普通家庭的内心世界。


如果该剧若需进一步打磨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减法,比如《26分贝》完全可以避开台口的“字幕机”。其实脑补剧情的文字对于一部当代舞剧而言是完全可以舍弃的。好舞剧无需借助于字幕来提示剧情走向,尤其该剧还要体现默剧的精髓。做到不需要字幕,以家庭和孩子为主的观众懂个八九不离十,应该是一个方向。

剧中的默剧明星安吉尔就像是连接有声与无声世界的一座桥,而且桥上不是一个人在走,刘岩正召唤着大家共筑这座条。听力失聪并不可怕,只要精神没有“寂静”,向孩子学习,不让生命“失聪”。和石头一样,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快乐原本就是人最单纯的本性。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