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蹈鉴赏 查看内容

试论古典舞蹈《水墨孤鹤》中鹤形象的艺术特征

2015-9-9 09:42|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8159| 评论: 0
摘要: 在古典舞独舞《水墨孤鹤》中,舞者扮演一只脱离栖群静静立在一汪清澈的湖水边的孤鹤。伴随着从远方传来的一阵舒缓悠闲的古琴和萧的旋律,随着音乐的韵律缓缓拉长了孤独寂寞的肢体,轻柔地伸展起它的羽翼,把虚空的身 ...

摘要 

鹤是鸟类中一种涉禽,有这长嘴,长颈和长腿。成鸟后除了颈部和飞羽的后端为黑色毛外,全身都是洁白的。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生活在沼泽地带或者是潜水的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于“湿地之神”的美丽称号。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当中的松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由于丹顶鹤的寿命长达50--60年,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东南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着幸福,吉祥,长寿和忠洁。在各国的文学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在殷商时代的葬墓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经出现。道教中丹顶鹤的飘逸的形象已经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舞蹈欣赏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和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作用的主体,是由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借助于音乐、道具、服装、化妆等其他艺术因素构成的舞蹈思维的产物。 

舞蹈演员在对事物形象进行舞蹈创造的过程中,伴随着及其丰富的心理现象,比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等,都会在舞蹈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员通过认识,观察和体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移情”。而所谓的“移情”就是把我们人的美感“外射”到事物的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了事物本身的属性,达到物与我的同一境界。也就是说把我们人的感觉和情感还有意志转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来就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瞬间有了感觉、思想、活动和情感意志,产生了物与我的同一境界。“移情说”侧重主要讲的是,由物及我的一面,把审美主体的情感通过移情的作用,外移到审美的对象上去。 

关键词:水墨孤鹤;艺术特征;舞蹈;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古典舞独舞《水墨孤鹤》中,舞者扮演一只脱离栖群静静立在一汪清澈的湖水边的孤鹤。伴随着从远方传来的一阵舒缓悠闲的古琴和萧的旋律,随着音乐的韵律缓缓拉长了孤独寂寞的肢体,轻柔地伸展起它的羽翼,把虚空的身体压成了一个残缺的影子。看着湖面所反映出自己的倒影,它将脚伸进了湖水当中,冰冷的湖水仿佛即将把它吞噬。于是它在寂静凄清的湖水中独自的起舞,一会儿昂首欲飞,一会儿徘徊玩转,一会儿又凄清寂静。就像一幅美丽的中国水墨画,令人意境深远,摄人心魄。这个作品总的来看它融合了水墨和仙鹤的传统意象,通过古典韵律音乐的衬托和渲染和中国古典舞舞蹈语汇的自然巧妙表现,仿其形传至其神,鲜活准确,完美的完成了鹤形象的创造,使物与我相互融合[1]。 

舞蹈演员在对事物形象进行舞蹈创造的过程中,伴随着及其丰富的心理现象,比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等,都会在舞蹈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员通过认识,观察和体现,将事物转化为活生生的形象,创造出形象完整的内心世界。创造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独特的再现方式,独自具有特色的情感表现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上。舞蹈演员必须要认识,理解和接受形象,并与它相知融合,以事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就会形成舞蹈演员与事物形象之间的统一。从立普斯的“移情说”的心理角度上出发,认为人的美感只是一种心里的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当中所看到的自我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移情”。而所谓的“移情”就是把我们人的美感“外射”到事物的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了事物本身的属性,达到物与我的同一境界。也就是说把我们人的感觉和情感还有意志转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来就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瞬间有了感觉、思想、活动和情感意志,产生了物与我的同一境界。“移情说”侧重主要讲的是,由物及我的一面,把审美主体的情感通过移情的作用,外移到审美的对象上去。 

 1.2 研究的现状 
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很强的独立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系统,它有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研究领域。舞蹈表演原因之一是包含并体现了情感世界,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舞蹈表演是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的,“情”赋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机的魂。舞蹈演员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表演动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才能创造真正的舞蹈表演艺术[2]。 
目前国内对舞蹈艺术特征的研究现状一般都是通过对某种形象的进行研究然后分析其艺术特征,代表著作有,胡玲梅《分析古典舞《爱莲说》的动作特点及音乐》。 

1.3 研究的内容 
舞蹈形象的美学特征:第一是可视性。可视性是一种实体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有着确定的状貌和具体的视像,欣赏者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其表达的感情内涵。第二是流动性。流动性不呆滞,不固定,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占有一定的时间。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变化还有完善。第三是审美性。审美性作为动的造型艺术的舞蹈形象,应该是美得创造,符合形体美的法则,给人美得熏陶。此外,舞蹈形象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典型的意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的特色。舞蹈形象是舞蹈作品创作和欣赏的主体。由于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和思想,造成深邃的意境和浓烈的气氛。通过舞蹈形象唤起欣赏者各种相应的感受从而触发共鸣,引起联想和收到的熏陶。 
本文通过对鹤的体态特征还有舞蹈演员如何对作品《水墨孤鹤》中“鹤”形象的扑捉来分析“鹤”形象的艺术特征。 
 
 第二章 “造型法”对《水墨孤鹤》中“鹤”形象的扑捉   

2.1“鹤”形象的特征 

鹤,属鸟之涉禽类,形似鹭,嘴长而坚直,色绿,头顶赤色,全身纯白,也有灰色苍色的。下颚、两翼末端或尾部多果断色,足长,胫骨披鳞,色青绿。高三、四尺,形貌潇洒,繁殖于黑龙江等处,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等为食。中国古代的人很早便注意对鹤的研究,特别是它的叫声,《诗经》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描绘。很多详尽,也很有参价值。由于鹤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又因鹤舞姿态美妙,所以古时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最早记载养鹤的事要属《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晋羊祜镇荆州时,尝取泽中野鹤,教之以舞,娱乐宾客[3]。至如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诛,临死时犹"顾左右而叹曰:'今日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可见其爱鹤心切。至于文人雅士以鹤为题材的作品,如白居易《池鹤》、杜牧《别鹤》、苏轼《鹤叹》等,更多不胜数。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广五行记》记载,隋炀帝要组织仪仗队,于是下令征课各县羽毛,用来制造侍卫穿的氅衣。百姓为了应付课税,只好捕捉禽鸟,拔取羽毛。在乌程,有鹤身于百尺高的树上,人们要把树砍下来,鹤怕幼子受到伤害,于是自动用咀衔下身上的羽毛,投在地上。鹤的出现,有时是由于孝行所致。《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也是感动得落下泪来。后来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号泣的时候,忽然有双鹤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所感致,《晋书·陶侃传》亦载有此类故事,而且还多了一种色彩。陶侃因母亲病逝,辞官司守丧。一日,有两个客人来吊丧,没有哭便走了,陶侃觉得奇怪,于是跟在他们后面,只见那两个客人变为双鹤,冲天而去,后世因此称吊丧为"鹤吊"。从以上两则记载,可鹤与孝行有密切的关系,鹤的出现,正是孝行所致,这大概就是古之所谓"'孝感'动天"的一种文学表现吧。古代诗歌中,不乏关于鹤的爱情故事。汉代《古歌辞》中,有一首是以白鹤忠于爱情为题材的"飞来白鹤,从西北来,十十五五,蜀列成行。妻卒被病,不能相随,五里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日摧颓。"曹植也有一首同类题材的咏鹤诗。东晋王韶之《神境记》的记载,更富神奇色彩:传说一对夫妇隐居兰岩,一活就是是数百年,后来双双化身为鹤,不料其中一只为人所害,孤鹤终年哀鸣,长留不去。此外,《渚宫故事》记述南朝宋明帝修建竹林堂,新阳太守郑裒献雌鹤于堂,留雄鹤于府邸。雄鹤失侣,昼夜鸣叫,闻者为之泪下。雄鹤又常飞赴堂中,与雌鹤交颈共舞,宫人驱之,不肯离去。南北朝时庚信也写过《鹤赞》诗,赞美了鹤对爱情的忠贞[4]。    
 
《诗经·小雅》就有《鹤鸣》诗:"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爱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以鹤寓喻君子。《周易·系辞上》也以鹤比作君子:"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于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也。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鹤在树萌中鸣叫,小鹤也会随声呼和,喻指有道德学问的君子,虽深居简出,他的嘉言善行,也会传至千里之外,受人赞扬。因此,"鹤鸣"一词也经常在诗文中出现。如汉《虞?碑》:"惟此君子,除汉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如陆云《鸣鹤诗序》:"鸣鹤,美君子也。"此外,又有所谓"鹤鸣之士",指那些修奂践言为当世所赞颂的人,《后汉书·杨赐传》载:"唯陛下慎经典之诫,图变复之道,斥远佞巧之臣,速征鹤鸣之士。"葛洪的《抱朴子》中更有君子化成鹤的故事:"君子为猿鹤。"庚信《哀江南赋》中"君子化成猿鹤"之名,就是用的这一典故。唐代天子求贤的诏书,也因以鹤与君子的联想,而称为"鹤书"或"鹤板"。此外,唐诗中更有"鹤貌"、"鹤体"来形容君子的高洁,如唐壶。吴中高士虽求死,不那稽山有谢敖。"古谚云:"鹤非染而自白,鸦非染而自黑。"就是说人的正派与否,是由本身决定的,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四说:"你可晓得那鹤非染而自白,鸦非染而自黑。既读孔孟之书,心达周公之礼。"这里,鹤也比喻为正君子[5]。 

2.2舞蹈演员对《水墨孤鹤》中“鹤”形象的心理体验 

在舞蹈表演中,充满自信的演员往往表现的更为出色,他们能够充分肯定和信任自己的能力,出色地塑造形象。因此,舞蹈演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从而更为出色的完成舞蹈表演。 

首先舞蹈演员必须拥有比常人跟优秀的记忆力,人的记忆按其特性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角色”,会拥有不同的记忆,例如:学生面对课文、书本需要的是逻辑记忆,运动员则是运动记忆。然而最为一名舞蹈演员必须拥有的不仅是运动记忆,同时还要拥有形象记忆。舞蹈对形体动作有着很高、很精确的记忆要求。同时又要对整个舞蹈效果进行视觉构想。只有同时做好这些才能呈现完美的舞蹈作品。 

其次,舞蹈演员必须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素质,是对自己能力的正确估价。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永不言败的积极心态在舞蹈表演中更是如此,这种自信心来自与平时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一次又一次在失败中站起来,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是对自己平时付出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相信自己展现给观众的,是最好的,最美丽的自己。既能“形具”又能“神生”,可谓形神兼备,一旦音乐响起,流动的音符从脚下轻轻滑出,情感和力量融入了肢体每一个律动,生气盎然,至情到位,出色地塑造人物形象[6]。 

舞蹈教学相对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学生的心理因素才是真正影响他们学习和演出发挥的重要因素。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而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激发兴趣。多给学生鼓励,同样也要鼓励,表扬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教学中老师要有精湛的舞蹈教学技巧。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舞蹈课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舞蹈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要用巧设悬念,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及时导入新课。强调学生学习舞蹈对充实自我、个人修养和身心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舞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生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成长过程。身体的发育成熟程度,特别是大脑的发达程度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心理发展的程度;同时心理发展的程度又影响身体的发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舞蹈教育的责任就是使舞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发展,要不断地调整二者的关系,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师生间建立合作的融洽关系是有效舒缓学生精神压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得与失始终包者和善乐观的态度,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鼓励。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交往中的一点微笑、一个手势、有力的支持以及及时的指导和关怀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带给了学生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产生荣誉感,有荣誉感就能使其保持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7]。 

 2.3舞蹈演员对《水墨孤鹤》中“鹤”形象的肢体实践 

迎风鹤立意玄远,临水墨舞情超脱。深蓝空旷的舞台犹如一幅淡远宁谧的水墨湖景图,箫声苍凉不乏穿透力,弦音漠然却充满渗透性,好像清冷的水滴滴入平静的湖面。一只鹤由侧台试探性地缓步踱出,别过而低垂掩埋于胸前的头,抱在不堪孤独的心口之前的手臂,禁锢的姿态,脊背上静然的一道胭红,滴墨入水、如云随风飘飞的裙裾...气度娴雅,心性孤高,“水墨孤鹤”形象已然鲜活。不动声色的,鹤俯身单腿而立,另一条腿缓缓抬起,配合着如同翅膀般缓缓伸展煽动的手臂,似乎流露出孤鹤惯于沉溺于有些封闭的自我。而后非常具有鸟雀类活动特点的转头,动翅,怀疑地向外看了一眼,又踱着步子背过身去,静展双翅,一抹胭红寂静独绽。随后重心迁换稳定漂亮的单腿立,柔韧到位的前撩腿,御风般高飘向上的跳跃,创造出鹤立冲天的形象,轻重缓急拿捏从容,平添一份不凡气度。进而因其高而觉其寒,依旧是背过身去一道寂静独绽的胭红,一只手臂合着音乐化作弯曲而缓缓抬起的鹤颈,随着手腕翻转再次别过头去[8]。 

本性使然,如此灵性孤高一仙鹤,其生命注定会被孤独沁染。其志“不与俗态而同尘”,有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风骨的写照。那时玄学风行,人们向往庄子笔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追求精神的彻底解放,和人格的极度自由。当时流行的《白纻舞》轻盈流畅,飘逸洒脱,抒情性强,主要表达了因感慨于“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希冀“羽化而登仙”的情感意绪,因苦闷于政治险恶、社会矛盾尖锐、生命无义的心理情感,以及纯粹自由随性的高远情致,表现出了士族越“理”任“情”,违时绝俗的人生态度。但这总归是个梦,由古至今,从《白纻舞》到《阿凡达》,让人为之痛苦,为之幸福。孤鹤既痛苦在也幸福在有超脱之心而终不得以超脱,所以“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然而生命又因经此孤独苦闷的煎熬与打磨而更有张力。 

孤鹤“乘云腾天”,“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双手白鹄翔”,“质如轻云色如银”,“体如清风动流波”...舞蹈的进程中,孤傲的鹤仿佛慢慢打开了心中的禁锢,大范围的舞台调度,各种连贯成串的旋转,四个连续的正面旁撩腿,凌空御风的跳跃,却似乎仍不足以释放积聚而强烈的情感,又是一道胭红的背影,音乐进入又一个段落,女声响起,仿佛包含了不尽苍茫惆怅,又暗涌激荡,孤鹤向后台俯首抱臂缓步踱去,徐展双翅,弦乐铺张渲染出一派苍凉与内含的无尽华丽炙烈...至此,孤鹤终将内心情感释放,有如追问苍天或单纯表现想要挣脱的旋转,肢体极限幅度的调动,线条长滞空高飘张力惊人的大跳,甚至倒地,爬起,滚动,仰面于地,向天空抬起四肢,似求安慰,派遣,解脱...一个孤高的生命在无边的孤独苦闷中舞出一片清净超绝。结尾处孤鹤跪临水面,缓缓起身,手臂的流动如翅膀样的挥打,水墨飞溅,仿佛仍在寻觅超脱,亦挣扎亦尽情,亦孤独亦高傲,在远去的钟声中留下一个胭红静绽,别过头去的背影...总的看来作品融合了水墨,仙鹤的传统意象,通过由箫声为主的音乐的衬托与渲染,中国舞舞蹈语汇的自然巧妙的表现,仿其形而传其神,在不动声色中鲜活准确的完成了形象创造;层层推进,由禁锢到释放,然而始终孤傲风骨的矜持的情感表达。唯一的小遗憾是结尾音乐的结束稍有仓促之感。作品总体风格纯净淡远,意境超脱飘逸,引人凝神[9]。 
 
 2.4本章小结 

古典舞独舞《水墨孤现,将事物转化为活生生的形象,创造出形象完整的内心世界。舞蹈演员在对事物形象进行舞蹈创造的过程中,伴随着及其丰富的心理现象,比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等,都会在舞蹈演员在创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员通过认识,观察和体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移情”。 
笔者在这一章对鹤的形态以及舞蹈演员对《水墨孤鹤》中的“鹤“的形象进行扑捉,舞蹈演员将鹤的形象发挥到极致,将鹤的孤独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章 舞蹈剧目《水墨孤鹤》中“鹤”形象的艺术特征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在戏曲表演中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王国维曾以“以歌舞演故事”定义戏曲,戏曲表演“有声即歌,无动不舞”,以歌舞为主要手段来表现内容、刻画人物,可以说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综合性特征。由此可见,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作为为戏曲表演而服务的戏曲舞蹈所具有的艺术特征[10]。 

戏曲艺术继承和发扬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表达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动作体系和人体美学法则,同时形成了与故事情节、唱腔读白,整体配合得十分和谐的外在形态,具有与一般民间舞蹈所不同的艺术特征。 

3.1“以鹤传情”的抒情性 
中国古典舞“圆”的特点:在作品中,以“圆的运动路线”为表现特点,主要以腰为轴,一切发自于腰,以腰带动身体的每个部位,使身体任何的运动线路都呈现出“圆”或“圆弧”的走向。作品还通过云手、圆场等动作来体现,这些动作都具有圆弧形运动路线的规律特点,这个特点也正与表现荷花的形象相吻合。除此之外,在眼睛的运用上,舞者通过眼睛传达出内心情感时,眼随手动、以身带手在一个妩媚的眼神中,又以化圆来展示,将莲的宁静超然的刻画出来[11]。 

 3.2“动静结合”的韵律性 
中国古典舞的意蕴需要外在动作的“线” 的走势来传达,动作是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国古典舞技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一整套形式规定。 

动作形态是意蕴内在精神灵魂的寄居之所, 是生命造化的真情流露。在“天人合一”中自然人格化,人也物格化。正是动作的无限流动与变化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生命情感。在该作品中,意蕴的表现正是通过动作来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3.2.1 通过舞姿流动的线来展示深层次的舞蹈意蕴 
中国古典舞特别讲究意蕴的深邃, 评价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要看作品的意蕴。意蕴往往由于其不可言传性而呈现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在《爱莲说》中,舞蹈的线条是人体借以传达情感的媒介,通过观舞者动作的线条,能够使观众感受到舞蹈所特有的韵味。例如,地面上静态的表演, 用以模拟鹤的灵动与俏丽, 动作上或静态的模拟,或以双手绕动,或以身带手通过化圆来展现水面上那娇艳柔美的莲花形象。时而静止,时而萌动,恰似微风徐徐吹来,舞随风动,一幅淡彩的水墨画呼之欲出,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12]。 

舞者在表演时,常常在一串的连贯动作之后,忽接一处静止,静止之后接上手、脚缓缓地延展;或者动作表演的走上身留下身或走下身留上身这种表现方式是意蕴展现的最为极致的时候。这种“线”形的美通过末梢的表现使得舞者内在情感达到欲说还休的表现。月影下,舞影婆娑,旋转时尤如沐浴风中,亭亭玉立、美轮美奂。正是在这样一种末梢运势之中, 让观者体味到中国古典舞那种独具的内在之美所达到的独特的韵味。 

3.2.2 动作上的子午阴阳 
舞蹈意蕴之美还体现在动作子午阴阳的对称上。中国古典舞讲究阴阳和合之美, 在舞蹈中处处都有这种阴阳对称之美。许多动作、动势是通过舞者头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来表现阴与阳的融合之态;有时以大幅度的动作接一处动作开合幅度较小的动作,以体现大与小的对称;还有通过身体部位异向来表现阴阳对称, 舞者倾头, 下巴向右侧,身体向右倾,而右手和胯部却向左侧。

这种异向的对比使整个舞姿呈现出一种和谐对称的效果。此外,动作有提就有沉,有冲就有靠,有含就有腆等的对比,例如,舞者典型鹤舞姿坐地,单腿上抬下后腰,双手一前一后交替的静态舞姿,这一舞姿之前衔接的是“大开大合云手”,在云手结束则静止到鹤的形态上。舞者将身体最大限度地“仰”和“含”,同时遵循走上身留下身顺势静止在造型上,这一动作的巧妙处理既显示了一种子午对称舞姿之美, 同时又有流动与静止的时间对称之美[13]。 

另外,动作上的子午阴阳还体现在高空、中空、低空的空间对比之中,显示出古典舞特有的变化。舞台空间分为:贴近舞台地面的“低”空间、站立高度的“中”空间和跃向空中的“高”空间。通过手臂在舞者头顶上方形成平面划圆运动, 身体同时配合旋转或跳跃, 体现高空间中的“飞旋灵动”;由手臂带动在舞者的胸前、腰部、胯部形成的动势,配合身体的各种蹲式、步伐、以及和弓箭步同样高度的竖叉等动作,展示中空间的“回旋往复”;在展示低空间时,舞者的身体贴近地面,通过俯、卧、涮腰等动律与单腿跪地、竖叉、滚地进行搭配,使各种动势在低空间完成“点睛”和“运化”,在错落有致的编排中,形成“高、中、低”三度空间的动作幅度对比。 

舞蹈中,动作和空间的自无阴阳对成俯拾即是,可以说阴阳对称的舞姿动态及其在各个空间中的表现正是中国古典舞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舞的意蕴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展现和丰富。 

3.2.3 形止神不止的延展之韵 
“韵”指的是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旷放之美,而这种美是流注于人的形象之间,从形象中可以看得出来。气与韵,都是神的分解性说法,都是神的一面;所以气常称为“神气”,而韵亦常称为“神韵”。作品中,以意带韵的身体动态语言传神地营造了中国古典舞的雅致与格调[14]。 
舞蹈中的传神集中在身体的传情上, 通过身体达出舞者不同时段的不同的心理情感。无论是憧憬的幻想,还是高贵典雅的气质,都离不开眼睛的传神作用。受传统的太极阴阳学说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影响, 中国古典舞讲求人体运动的整体性。在外,以身为本,一动俱动;在内,以意统领,气功运行。形由神生,神自形显,形神兼备,内外一体,刚柔并济,动静互补,构成了古典舞完整圆满的美学观。舞者手臂的上盘划圆动作与脚下步伐变换同时结合身法的各种动律,产生出拧倾回旋的婉约体态、进退往复的动势变化、开合缩展的身体幅度,在虚实转换中,它不仅塑造出亦柔亦刚的精神气质,而且营造出了一个恬静、雅致的高远意境。在作品中,延展之美的特性体现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所谓的“言”是指舞蹈语汇,“意”则是由“言”引发的联想,这种“意”是不可目睹只可神会的,可谓“境生象外,意发其中”。“形”的本身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传达自我之“心”,在舞姿动态表现的过程中传达心迹才是关键所在。舞蹈要让人感到景外景,景外意,才算是有意境。编导正是为了突出理想境界和尘世的距离, 使得鹤在人的理想境界中得到了重塑[15]。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一幅作品所描绘的对象绝非虚无缥缈,应是以“象”为基础的。画面虽然是有限的,但是它所展现的“象”可以是无穷尽的。 

 3.3 服装造型对“鹤”形象的烘托 
舞剧的服装设计是舞台美术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既要符合人物的具体形象要求, 又要符合舞蹈艺术的特点。“ 舞剧中的服装 是舞剧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不仅色彩, 以至样式, 在这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服装使得舞蹈结构的每变化同时也带来色彩结构的变化。造成美妙生动的色谱。应该说, 舞剧月及装的作用远比话剧和歌剧中重要的多, 因为舞剧没有台词语言, 所以人物的服装在视觉方面担负着更重要的职责。克劳德·佛朗索瓦·梅涅斯特利耶认为“ 舞剧只拥有哑巴演员, 所以必须让服装替他们说话,让人物象他们的动作一样很容易被人看清楚。”“ 舞剧服装应该具有四个基本要求1、与剧情一致;2、尽量多样化;3、在同一个出场中式样和颜色要一致;4、不可束缚身体, 要为舞蹈提供充分的自由。” 舞剧服装应着力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显示出人物的历史印迹, 民族的、地域的个性。同时舞剧服装设计特别要适应舞剧中演员舞蹈的特别要求。在舞剧服装设计中虽然也经常出现一些非常极端化的服装形象, 这恰恰是舞蹈和舞剧区别于其他表演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它们是作品特别的题材与体裁需要所决定的。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技巧难度在于翩威区些矛盾, 达到形象与舞蹈性有机的统汁和谐。 
现代舞蹈表演艺术中,服装的外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时尚化的夸张组形是舞蹈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辅助演员创造角色的表演与形象表现的感染力。显示了在服装设计中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时尚美学观念。 

服装设计要善于把服装和诗情画意,时尚美学结合起来,也许是受到国外歌舞表演的影响。更加趋向时尚化, 认为服装是属于时间的艺术。在现代舞蹈表演中变化最决的莫过于服装了。对舞蹈服装设计的强烈渴求促使服装设计师永不间断地对社会有新的贡献。在每次大型晚会活动。我设计的舞蹈服装具有时尚美感特性, 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在舞蹈演出中时时表现出来并发挥着它这种表现力。 

由绿色宽道分割成几块颜色不同的花图形。虽然只有下身, 看上去色块分明, 简单直接与鹤的羽毛颜色极及相似。显示出风采和魅力, 就象一副抽象派的图画。 
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表演空间,为舞蹈演员提供表演条件, 使其塑造人物创造个性。服装设计是以线条, 色块通过视觉, 使观众产生联想和想象。知道人物, 故事, 服装设计是创作人物的不可缺的手段之一。它是舞台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不管这种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究竟占多少地位, 但并不能轻易否定它。我们设计的服装, 讲究部分时尚化美, 充分体现了这种服装艺术风格。在舞蹈表演中在舞蹈服装设计的生涯中, 讲究演员的个性与共性, 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展现在舞台中。使得舞蹈、服饰与舞蹈艺术形象浑然一体, 突出服装色调单纯“ 和谐”造型夸张富于戏剧性塔夫绸滑亮, 直挺的特质又赋于了华丽, 稳定的造型, 格调高尚, 这到舞台上演员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对舞蹈服装设计师来说, 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大影响。也毫无例外地影响了我们博采众家的服装设计。 

3.4本章小结 
从整个舞蹈来看,我特别欣赏舞者对古典舞的理解和对“孤鹤”诠释。舞蹈中运用的古典舞身韵,使动作表现地轻重缓急,再配上音乐和节奏,使动作更具有延伸之感。个人看来,《水墨孤鹤》不仅是在舞蹈动作形态上有很深的韵意,在古典舞技巧上也体现了,把舞蹈技巧运用当中,深层次的表现了鹤的孤独美,把鹤“不入世尘“形象也塑造的非常贴切。所以,我被《水墨孤鹤》这个舞蹈深深地吸引了,从对整个舞蹈的理解外,还能感受到自身也被融入到其中,去体会自身环境、去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 邓文欣.画鹤图谱[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2008.8 [2]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4 [3] 李锦云.表演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10 [4]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8 [5] 贾安林.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六卷).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12 [6] 汤旭梅. 舞剧《雷和雨》对《雷雨》的解构与创生[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03) . 
[7]刘永健.也说舞蹈意境之美[J].青年文学家.2009(19) [8]何维.舞蹈艺术韵律美和意境美[J].2004.(03) 
[9]吴涛. 基于舞蹈审美特征的舞蹈欣赏教学方法研究[J]. 大家, 2010,(22) .  [10]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4 [11] 黄德龙. 高校舞蹈编导的创新对策研究[J]. 成功(教育), 2010,(12) .  [12]马亮. 论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路线及审美特征[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5) . 
[13] 郑璐. 中国古典舞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研究初探[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03) . 
[14] 余凯亮. 浅析“刀枪舞”教学[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03) .  
[15] 宁治. 浅论中国古典舞的现代教学意识——身韵与剧目课程关系[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03) .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