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蹈史论 查看内容

中国舞蹈通史第十六讲 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纲 二

2015-1-19 09:53|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5762| 评论: 0
摘要: 中国舞蹈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王克芬 研究员第十六讲 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纲三、新文化运动与学堂歌舞美育教育学堂(校园)歌舞从勃兴到衰微,再从衰微到有些复苏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30年代 ...
中国舞蹈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王克芬 研究员

第十六讲  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纲



三、新文化运动与学堂歌舞美育教育

学堂(校园)歌舞从勃兴到衰微,再从衰微到有些复苏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舞蹈发展的又一值得注视的现象。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家面临被列强瓜分、凌辱的厄运。国人中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1919年的五四运动,高举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教育方面,废私塾、立学堂、蔚然成风。教育课程向欧美国家及日本学习,音乐舞蹈作为美育教育的内容,列入学校课程之中。为了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颇为重视体育课,在强健身体的体育课中就包括舞蹈训练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的唱游课,是集唱歌、跳舞、游戏于一体的课程,颇受孩子们的欢迎。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图150);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图150

20世纪30年代的学堂歌舞是从国外引进,又经中国人自己发展创造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舞蹈起源甚早。早在公元前11世纪立国的周代,已明确规定:以“六小舞”教国子。其舞蹈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这些舞蹈历史悠久,流传时间极长,如舞丝绸的《帗舞》、舞盾的《干舞》、舞袖的《人舞》等,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而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刑天舞干戚”和执牛尾装饰的舞具而舞的《旄舞》、《羽舞》等,更是源远流长。公元前5-6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教授学生的课程——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就包含舞的内容。因古代所谓的乐,是含音乐、舞蹈、诗歌三个内容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舞蹈在育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好的、健康的舞蹈可以培养人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也可以造就人健美的形体。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美育教育认识的提高,舞蹈教育的普遍发展是指日可待的。我们要通过健康的舞蹈教育,培育出既有健美的身体又有高度技巧和高尚情操的舞蹈人才来。在普及舞蹈活动中,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舞蹈在美育教育中发挥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四、艺术舞蹈重登历史舞台

隋、唐时代,在表演艺术领域中独领风骚的舞蹈艺术,自宋、元以后,已渐趋衰落,社会上没有专业的舞蹈艺术团体。戏曲和民间艺人中的善舞者,是舞蹈艺术的传承人。

清代末年,宫廷舞蹈家裕容龄,天性热爱舞蹈,又在国外接受过芭蕾及现代舞专业舞蹈训练。她回国以后,在清宫担任御前女官的同时,在后宫那狭小的圈子里实现她的舞蹈梦,创作过一些有一定艺术水平的舞蹈。这可说是在表演性舞蹈衰微时期的一点可贵的努力。

艺术舞蹈重登历史舞台,在社会上引起重视,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应该说是从新舞蹈运动的开拓者——吴晓邦的创作表演开始的。他创作表演的《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图151)等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过很大的鼓舞作用;在揭露社会黑暗方面,引起过许多人的共鸣。继之而起的是在抗日烽火中,奔向祖国的华裔舞蹈家戴爱莲。她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舞蹈文化。她努力学习、探索发展民族舞蹈之路,创作表演了风靡全国的“边疆舞”如《  人之鼓》、《哑子背疯》(图152)、《嘉戎酒会》(图153),《巴安弦子》等,在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站区的学生运动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使观众欣赏到优美健康、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民间舞,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从此以后,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  

    


 图151 图152

 图153

与此同时,在中央苏区和各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们,是推进社会进步进程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主力军,是活跃在革命战争前线与抗日根据地的文艺队伍(其中也包括从事舞蹈表演与创作的人员),他们用歌舞、说快板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工作。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苏区的戏剧、舞蹈家李伯钊,她表年时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在上海被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被送往前苏联留学。在四年的学习期间曾先后学习过芭蕾和前苏联民间舞。并亲自观看过现代舞鼻祖伊沙多拉·邓肯的表演。1930年李伯钊回国后,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积极开展文艺活动与石联星等人一起编演了《国际歌舞》、《乌克兰舞》、《俄苏斯舞》、《海军舞》,以及《农民舞》、《工人舞》等等。这些新颖、充满朝气,热情奔放的歌舞,大大鼓舞了苏区人民的热情。”

在李伯钊的影响下,中央工农剧社及兰衫团等相继创作了《团结舞》、《战斗舞》、《红军是亲人》等舞蹈和歌舞节目。深受广大军民欢迎,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李伯钊、石联星、刘月华,被群众誉为“三大赤色跳舞明星”。中央苏区及各革命根据地的舞蹈活动,有时在广场,有时在舞台。经们是既有鲜明的宣传作用,同时又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表演性舞蹈。在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在中国人民打碎封建及殖民主义枷锁的时候,为了配合军事及政治斗争的需要,这类宣传歌舞蓬勃发展。尤其是以民间音乐舞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秧歌剧,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在宣传抗日、发展生产、建立新中国的历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观我国舞蹈发展的历史,凡是舞蹈艺术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时期,都是广取博采、多方吸收、以我为主、开拓创新的结果。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定会衰落。如果轻视自己民族舞蹈传统,完全拜倒在外国舞蹈脚下,舞蹈之花也定会凋零衰败,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会走这条路的。国家的繁荣昌盛,将迎来一次次世界舞蹈传入中华,中华舞蹈远播世界的大好形势。中华舞蹈也将在这大交流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创新,在世界舞坛上,开出独具特色的中华舞蹈之花。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