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资讯 舞蹈世界 查看内容

觉醒与希望之舞 广场舞作为妇女群体行为的新价值

2014-8-27 10:06|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3413| 评论: 0|原作者: 中华女性网
摘要: 当前中国以妇女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与行动,反映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广场舞这一文化现状,可为公共政策、社区教育、家庭、社会提供案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居民在进行广场舞表演。董乃德/摄


    当前中国以妇女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与行动,反映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广场舞这一文化现状,可为公共政策、社区教育、家庭、社会提供案例研究,便于重新认识妇女尤其是城镇社区妇女的生存环境与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认识在当下传统社区迅速裂变、家庭与社区的人际交往日趋淡漠的情势下,女性在社区人际关系组建中的积极作用。

    广场舞跳出“国际影响力”,这是在题为《“广场舞”不应模糊公私域界限》的综合报道中提到的。据此文报道,中国至少有1亿广场舞者,其中主体是大妈们。《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创造了“Dama”(大妈)这个词;英语《经济学人》杂志聚焦中国休闲文化的一篇报道中蹦出的新单词“Guangchangwu”(广场舞),又让很多中国网友直呼“惊呆了”。

    我2013年11月12日百度“广场舞”,找到相关结果约9100多万条,2014年7月,我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广场舞”,文献检索显示:在2000年,标题中有关键词“广场舞”的论文为5篇,到2013年相关论文为817篇。可见广场舞正在逐渐进入学者视野,主要研究领域为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中老年妇女健康等等。尽管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的尚未多见,但是论文作者也注意到广场舞是中国妇女的群体行为,尤其是以中国的中老年妇女为主力军。

    从2012年至今我参加所在社区的广场舞,并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出广场舞作为妇女群体行为的四个特征。


    妇女抱团健身健心的新方式

    广场舞是适合中老年妇女居家而又兼顾集体抱团养老的社区互助模式,当下广场舞的主要参与者组织者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中国城镇妇女,以及进城务工的中年农村妇女。她们有着如下共性:

    其一,曾经有过团体与广场的群体行动操练经历,有过集体主义的激情与理想。有人抱怨广场舞的大妈们文化档次不够高,其实,广场舞的主要音乐源于中国民族音乐,可以说是对“中国梦”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和创新。我有一位教授朋友告诉我,在她启程去美国密西根大学做一年访问学者时,送行的都是广场舞结识的女伴。

    其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影响下的一代妇女普遍进入中老年后,身处孩子成家后的“空巢”或者帮助儿女照看孙子三代同堂的家庭,特别需要参与社区交往,以克服孤独、抑郁,放松心情。有论文数据表明,追踪中老年更年期妇女抑郁症门诊病人,发现参与广场舞的一群组明显改善了精神状态。

    其三,广场舞的主体人群是低收入人群,提前下岗和退休人员中妇女居多,社保养老金低,全民医保不健全,这一人群往往退而未休,家务繁忙,一位75岁的李娭毑告诉我,只有来广场舞的这段时间是为了自己,在家里都是忙家务,一周除了帮女儿,还要抽几天去儿子家帮忙。时间上忙不过来,更谈不上支付健身俱乐部会员的昂贵费用。在家门口的广场舞,来去方便,健身健心低成本。有媒体曾经报道,有一位农村进城打工妇女,因丈夫不陪同去跳广场舞,赌气要自杀,以示抗议。可见广场舞受劳动妇女欢迎的程度之深。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虽未曾为降低自杀率而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也并未动用行政手段对避免自杀进行大规模宣传干预。但却出现了专家称为“诡异的现象”——近10年来,中国自杀率跌至世界最低,农村妇女自杀率减少90%。结合我近年到农村走访和调查的情况综合分析确实如此。中国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了机会,如果说以往面对着经济负担、疾病困扰以及社会压力,农村妇女选择自杀以求解脱,而当今,更多的农村妇女选择了外出务工。在帮助女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缓解精神压力方面,广场舞功不可没。


    妇女参与社会的新群体

    广场舞是新型的女市民为主体的社区自治的演习与雏形。中国传统的聚族而居居家格局被打破之后,新建高层住宅的冷漠的防范的人文空缺带来居民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虚。广场舞创建了家庭之外的社会交际空间,它有助于健康的社区人际重建和妇女情义的团队形成,由此能有力并积极干预和缓冲家庭暴力事件发生。长沙市天心区的一位长期在社区做基层妇女工作的大姐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谈到,自从社区组织广场舞,特别是组织流动妇女参加腰鼓队以后,社区来投诉家庭暴力的妇女大大减少,实现了社区“零”家庭暴力,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社区的流动妇女人群原来是遭受家庭暴力最为密集的人群,参加社区的腰鼓队后,她们反映说,家中的男人们不敢动手打老婆了,因为老婆是“政府”的人。

    广场舞作为妇女的群体行动,它的创新意义还在于妇女主体性的建立。如果说众多的中国社会团体以政府为主导,以男性为主体,广场舞的组织形式则是一种妇女自治,是妇女们自愿组成的团队。2014年7月22日晚,在西安市未央区百花家园小区,参加未央区市民大舞台广场舞决赛的27支代表队1000名广场舞大妈,在决赛前夕发出倡议:跳广场舞时要把时间控制在上午7时之后,晚间9时之前,音乐音量不超过60分贝,文明健身,让聒噪的广场舞远离居民区,还居民们一个寂静安宁的夜晚。

    这个广场舞妇女群体告别噪音的宣誓仪式,展示出一种完全来自民间的成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更新能力。


    妇女领导力的新含义

    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一些样板广场舞团队,来自民间,甚至由某同一类疾病的女患者组成。她们结伴与病魔抗争,舞蹈在江畔湖滨,放飞心情;她们以乐观的精神,以肢体的表达,寻求美好理想人生……跟踪广场舞的团队形成,不难发现的是妇女领导力的新含义。首先,来自民间的女性领导更注重领导方法,她们更乐于运用合作的、参与的领导方法,这主要是为了符合同伴与下属的期待,否则可能引起她们的抵触。其次,女性在变革方面做得更出色,她们更努力打造实力,以赢得追随者的信任和尊敬。她们更乐于授权,协助下属发展潜能,让组织中的更多人从中受益。


    文化传承的新力量

    广场舞的内容可以分为几大类,其中一类是民族音乐舞蹈。尤其是国内著名的民歌音乐家演唱广场舞歌曲,无论歌词还是歌曲,这些充满激情充满民族自信的音乐本身就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盛行,相对来讲本土民间民族音乐都濒临失传境地,广场舞大量采用民族民间音乐,而中国语言文学传统本身又极具音乐性,可以说,女性对于民族语言音乐的传承从来没有像广场舞这样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主体作用。

    广场舞的兴起带动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兴起,据我所知,近年来已经形成广场舞的音乐舞蹈品牌,例如杨丽萍、周思萍、黄豆豆、杨艺、王广成等舞蹈家;民歌歌唱家乌兰托娅、“凤凰传奇”等;春英、动动、応子、辣妹子、大辫子、好日子、糖豆、美久等等广场舞团队,某些团队以病患者结伴,以舞蹈的集体力量与疾病抗争,在民间传为佳话,更是成为中国大妈们的学习榜样。从文化产业分析,这些民间的广场舞蹈已形成完善的产供销产业链,她们有服装赞助商,有媒体制作工作室,她们利用互联网广泛传播,真正实现了草根妇女以松散的组织形式参与公共社会活动,成为中国妇女源于本土、产于本土、服务本土的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以妇女为主体的全民健身广场舞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与行动。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践行者多为草根女性,她们将对现实期待的热情投入群体活动之中,反映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广场舞这一文化现状,可为公共政策、社区教育、家庭、社会提供案例研究,便于重新认识妇女尤其是城镇社区妇女的生存环境与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认识在当下传统社区迅速裂变、家庭与社区的人际交往日趋淡漠的情势下,女性在社区人际关系组建中的积极作用——当代妇女正凭借着集体智慧和集体记忆,汇聚着红色中国妇女运动的社会资源,发挥着女性的主体性,寻求家庭角色的突围和社区团队重建。 (作者为湖南商学院中文系教授,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