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文弄墨 查看内容

[慕羽舞评] 一位具有悲悯情怀的现代舞人-王玫

2014-4-14 09:18|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5561| 评论: 0|原作者: 慕羽
摘要: 气场如此强大,她就是现代舞人王玫。这次她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她即将问世的第一部文字著作,即她从观众的“前视角”出发思考“舞蹈调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个非常学术化的课题,竟然吸引了那么多跨界的北京文青们。



直面舞界范式
 

中国舞蹈界的范式有哪些?王玫提出了三个质疑:

其一,难道现代舞就不是中国舞吗?业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西方现代舞”和“传统中国舞”(当代建构的中国古典舞、舞台民间舞,中国式当代舞等)的约定俗成。多年来,王玫身体力行一直在为“现代舞也是中国舞”寻求着说法。难道用身体语言说身体的“白话”就不是“中国话”了吗?其实,对身在体制外的戏剧人或舞蹈人而言,并没有舞蹈创作要有“民族特性”的压力,但置身于体制内,情况就不同了。

其二,难道现代舞就只是现代技法吗?技法与审美、观念原本是两码事,然而在规律性技法教学盛行的体制内教学界,由于现代舞技法能让学舞者迅速掌握编创技巧,也由于“食洋不化”,催生了体制内的一个现象:中国现代舞不现代!中国舞台传统舞不传统!雷同的创作遍地开花!

其三,难道舞蹈创作就是为舞蹈比赛吗?体制内舞蹈有一个“市场不大,赛场大”的现实。可以说,各类舞蹈比赛支撑起了中国体制内的舞蹈创作。王玫认为,这是“造梦、梦破及再梦的一个梦想的循环”[1]。

对待上述舞界范式,王玫在作品中发起了探讨。王玫的做法是另辟蹊径地从解读中国人熟知的“经典”开始。

代表作有《我们看见了河岸》、《天鹅湖记》等。在国际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严肃且又轻松的态度重塑经典早已成为一种创作趋势。然而,在中国无论是对舞蹈的象征——《天鹅湖》,还是对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进行重新解读,都难免会被人扣上“戏谑”、“异化”、“游戏”的帽子。其实,若用“后现代”的特点来认知王玫的诠释,就不至于陷入是否扭曲、异化了经典的争论中了。“戏谑”、“异化”、“游戏”只是一种表象,如何能挖掘经典范式的另类面,以及流行通俗的严肃面,从而消除生活与舞蹈的距离,塑造当代舞者放松的心态与自由开放的人格才是目的。

如此所见,王玫所抗拒的是什么?封闭的“内循环”、盲目的“洋崇拜”、急功近利的“造梦”心态……这些都是使中国舞蹈难以出佳作,中国舞蹈人难以出国际级大师的真正原因。



直面人性命题
 
王玫作品值得被尊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总是自觉地关照着人以及人的生存现状,关注着生存、死亡与尊严的人性命题,而非单纯的反封建意识,也非对真善美的直接歌颂,更非对各类情感的直抒胸臆。

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探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性命题。无论是古代或现代题材,无论是传统标准的好人或恶人,在王玫解构经典文本的作品中,都重构着一种新秩序:王玫作品中的角色,既是角色本身,更是你、我、他……角色们的经历折射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有着超越阶级、超越时代的意义。

王玫认为,曹禺《雷雨》的不朽,在于“戏中很多东西能在现代人心理上找到对应,每一个女人都是由四凤而繁漪、由繁漪而侍萍,就像许多男人的心理成长都要历经周冲到周萍,最后是周朴园的多个阶段。”《雷和雨》从《雷雨》中走出,带来了进入中年阶段的王玫对女性情感问题的解读。

对《洛神赋》的反思则源于阅读作家朱伟的文章——“《洛神赋》与曹植”后生发的对于人生境遇与人生态度的感慨。人要怎样活?对男人如何?对女子又如何?不同的价值标准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然而功名生死皆不能成为生命意义的衡量本身。

王玫2009年参与首届“舞动无界”时的作品《却道天凉好个秋》出自辛弃疾词《丑奴儿映婎煓卜中壁》中的下阕“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王玫对于步入中年后的自己作为现代舞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表达。辛弃疾用的是“反语”,王玫用的也是身体的“反语”。身体“被捂出”的热度与心灵的凉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有人说,王玫作品常常引发观众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这一探讨不只是存在于女性题材的作品中,如反映未婚先孕之心路历程的《旧夜》;更多表现在生活在男性世界,甚至男权世界中的女人形象,代表作是《雷和雨》、《洛神赋》等。

其实,从上述作品中,你会发现,王玫却又不止关注女人,她更在在乎男人、女人共有的“人性命题”。在她看来,女人和男人的不同“只是枝节的不同”,“生老病死”才是“终极的相同”。

无论什么行业、身份,女人男人都会面临相同的困境:如舞剧《雷和雨》《洛神赋》《流行歌曲浮世绘》《也许是要飞翔》《却道天凉好个秋》;相同的抗争:《我们看见了河岸》《城市病人》《潮汐》;相同的愚蠢:《天鹅湖记》《圆圈上的言说》[1] ……而这些困境、抗争、愚蠢、信念缺失等才是触发王玫编创的真正动机。

至于能不能达到平等幸福的“彼岸”世界,王玫的内心仍是充满善意和希望的,她甚至曾给出明确的态度,如同《雷和雨》中备受争议的“光明的尾巴”,以及《洛神赋》中那个在黑暗中的“最美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韩富丽技术。
[2]曹诚渊.中国现代编舞家的个性烙印(3)[OL].曹诚渊博客.
[3]柳宁.随真心 舞真情——北京舞院编导系98现代舞班[J].舞蹈,2000(5):49.
[4]高成明.舞之境界[J].舞蹈,2010(5).
[5]柳宁.随真心 舞真情——北京舞院编导系98现代舞班[J].舞蹈,2000(5):49.

[1]王玫.作者的话[J].广东:舞蹈研究.2006(2).

[1]张生.“她创作”之舞蹈编导访谈录[N].中国艺术报.2011-03-18.
12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