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蹈知识 查看内容

劳动舞知识简介

2010-11-30 10:50|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3367| 评论: 0
摘要: 劳动舞-简介 劳动舞,模拟劳动的舞蹈在凉山彝族世代相传。有:《荞子舞》、《插秧舞》、《洋芋舞》、《狩猎舞》、《打铁舞》等。都以简洁、质朴的舞蹈表现出整个劳动过程。劳动舞无道具,无器乐伴奏,多采用民间曲调 ...

劳动舞-简介    
    劳动舞,模拟劳动的舞蹈在凉山彝族世代相传。有:《荞子舞》、《插秧舞》、《洋芋舞》、《狩猎舞》、《打铁舞》等。都以简洁、质朴的舞蹈表现出整个劳动过程。劳动舞无道具,无器乐伴奏,多采用民间曲调,自编歌词自唱自跳, 各地所跳的劳动舞大同小异或风格各异。

 

劳动舞-特色    
    生活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曼兰村的傣族妇女,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劳动舞”,在节庆或劳动之余,以三弦或口琴伴奏,用舞蹈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整个稻耕劳作从撒种到装谷入仓的一系列过程,舞蹈动作形象逼真,反映了傣族妇女勤劳朴实、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 


    跳“劳动舞”,人数可多可少,以双数为多。舞者以场中每一点为中心“米”字状向四周排成直线排开,舞曲响起,左脚往前走三步后右腿前吸,左手至肋前掌心向上,左手同时摸左腰一下,做抓种状后往右划圆作撒秧种状,上身往右转腰,头转右边,脚步与手势相对称,手往左斜向前方抛出。反复数次,表现傣族妇女在秧田里撒秧种。虽然“劳动舞”的舞曲节奏十分简单,通曲不过8个节拍,但在反反复复的舞曲循环里,舞者要做完“撒秧种”、“拔秧苗”、“捆秧苗”、“下大田栽秧”、“薅秧”、“守稻田撵鸟兽”、“割稻”、“打谷”、“装谷入筐”、“挑谷回家归仓”等数十个劳动环节所需做的劳动动作。小小舞台上,从春耕跳到秋收。 

    “劳动舞”是真实反映稻耕劳动的舞蹈,舞者循序渐进,模拟稻耕生产劳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配之以劳动的辛苦与丰收的喜悦等表情和神态,观之难忘。

 

劳动舞-起源    
    舞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戚戚相关,自古以来劳动和劳动对象始终是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劳动舞蹈在黎族中倍受喜爱,因为生产劳动舞蹈体现的主要是人们的劳动场面,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自我发挥的机会,它无论在取材方面还是在表现形式方面,都来得更加自由,可以不受年龄和地理环境的限制。 

    收获季节,早谷登场,家家舂新米,户户尝新饭。每当晚饭后,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点燃熊熊篝火,姑娘们则围在木臼旁,每组4人或6人,每人手握约l.5米长的木杵,绕着木臼很有节奏地敲击木臼。当其中一对往臼里用力舂时,另一对便举木杵撞击臼边,她们配合默契,转动的身躯与撞击发出的声音节奏溶为一体,时而强时而弱,时而快时而慢,表演花样变化多样,场面热烈奔放。木杵和木臼的撞击声、敲击声,清脆悦耳,可以传出二三里外,故有黎族“摇滚”之美称。这便是黎族有名的《舂米舞》。跳《舂米舞》时,姑娘们那忙碌而优雅的舂米动作,不时衬托出女性特有的美,让人遐想不断,产生美感,是一种劳动和美的有机统一的舞蹈。 


    在乐东、昌江、东方、五指山等市县流行的《赶鸟舞》,也是一种生产劳动舞蹈。相传很早以前,每当人们将稻谷收割后放谷场或谷架上晾晒时,山鸟、家禽便常出来偷吃。为了保护粮食,人们便从山上砍来一种薄皮的山竹,将其两端破开成扫帚状,在拍打时可发出“沙沙”的响声,以此响声赶走前来偷吃谷子的山鸟。后来这种劳动生产方式便逐渐演变成为黎族民间舞蹈之一。跳此舞时人数不限,每人右手各执一根l米长的竹子(两端均已破成条状约30厘米长),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者不停地将竹子轻轻击在左手掌、肘、肩、背、胯、脚等部位上,整个身段也跟随着不停地蹦、跳、摆、转,场面热烈而有趣。此舞难度不大,只要你手里有竹子,都可参与跳。 


    《钱串舞》,也是一种很有特点的生产劳动舞蹈。相传黎族先民在山上种的“山栏”稻丰收了,人们收割完“山栏”稻后,因挑“山栏”稻下山而产生此舞。此舞主要流行于乐东、保亭等县,表演时,舞者所用的道具为“钱串”棍、烟筒、葵叶扇、大草帽等。“钱串”棍是用六、七厘米长的山竹制成,代表扁担,在竹的两端各系上一节铜钱,代表“山栏”稻,而舞时舞者身体摇摆的动作则代表着挑上丰收的“山栏”稻,走在崎岖的山路间。此舞由4男l女表演,右2个男子手上各持“钱串”棍,左2个男子一位手拿烟筒,另一位腰佩刀篓、手拿山葵叶大扇,而女子则戴着一顶大草帽,男在前走女随其后,持“钱串”棍者跳跃着互相对打,并灵巧地用棍拍击着自己的左右肩膀及腰侧和四肢,拿烟筒者和葵叶扇者则扭着腰肢,做出各种动作,紧追在后的女子则由于身穿长筒裙而常被缠住脚,总是追不上男子汉们,弄得满头大汗,惹人发笑。此舞场面有趣而热烈,富有劳动生活气息。

 

劳动舞-类型     
生产劳动舞

生产劳动舞,畲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著名的有《猎步舞》和《栽竹舞》。《猎步舞》(也叫《踏步舞》。此舞由4个男子扮演猎手,他们身穿畲族传统,整个舞蹈自始至终随着锣鼓点不断变换节奏,表现了畲族祖先狩猎时与野兽勇敢搏斗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栽竹舞》是反映畲族种竹和用竹造纸过程的舞蹈。表演者按锣、鼓、钹的打击节奏,边舞边唱。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为基本步伐,手脚同时顺着左右进退的韵律不断转圈。动作轻快明朗。歌词叙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浆,直至制成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反映着畲民劳动的艰辛和洋溢着喜悦的心情。

 
 
勒谢
藏族劳动歌舞——勒谢

藏族劳动歌舞,藏语译为“勒谢”。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

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勒谢具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