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资讯 新闻评论 查看内容

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

1970-1-1 08:00| 发布者: 舞色空空| 查看: 1638| 评论: 0

作者:杨岚

内容摘要: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目前是一个发展热点,既存在与专业性艺术教育的共同问题,又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要求,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一般来讲,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发挥其作为文化平衡和文化创新因子的作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心育、情育、美育

目前中国的艺考热持续升温已引起多方关注,喜者认为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文艺复兴之兆,忧者认为艺术教育被应试教育异化并无原则泛滥降低了艺术水准,对艺术健康发展不利,而无论如何,现实是: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产业都在大规模扩张,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发展势头最强的是文艺产业,艺术市场已成为投资热点,艺术品从展览馆走入千家万户;国际文艺活动广泛开展,艺术交流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且往往是为进一步的经济、政治交流开路铺道;娱乐业形成密布城乡的网状市场,成为文化经济的活跃点。丰富的文艺活动在多媒体辅助下多层面的广泛开展,提高了民众的艺术素养,各种民间艺术比赛和展演的水准越来越高,也是艺术大众化、生活化的标志。这些迹象表明,艺术热不是暂时的风潮,而是伴随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必然倾向。

现实发展的趋向为文艺人才需求增温,于是艺术教育不断增容,艺术院校增加,非艺术院校的艺术学院和艺术专业增加,应用学科的艺术化倾向增加;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普遍开展,实行全员艺术素质培养,使艺术品位和美学理念有大的提高;在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也成为文化消费热点,从为发展奠基的幼儿到寻求健康生活情趣的老人,都可能成为艺术教育产业的支撑群体,艺术教育前景广阔。

然而,迅速发展中的艺术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较突出的是,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各种艺术考级在提高艺术普及程度的同时也排斥了艺术教育的灵性,而常常泯灭了学生真正的艺术爱好。艺术教育受科学教育模式影响,成为技术化的原理化的体系,而艺术与科技不同,科技是平民气质的,可以普及,而艺术是贵族气质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重复和批量生产,技术化的教育可培养艺匠而不能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技巧是表达的手段,而人文情怀、人性理解等是艺术的内涵,因而艺术教育应该是综合的,而现在的专业化教育使艺术院校对技巧精益求精,或对知识灌输求全责备,而真正的艺术大家无法在这样的抹杀个性和创造性及生命激情的体系中出现,僵化的体制制约着艺术创新。艺术教育在当代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而中国艺术市场与国际接轨尚在进行中,艺术教育的差距使中国艺术在国际市场上的文化交流优势尚未发挥充分。

本文重点探讨综合性高校素质教育系列中艺术教育的问题。这是非专业但高层次的艺术教育,培养的主要不是艺术的从业者,而是艺术的高水准受众,重视的不是艺术技能,而是艺术素养、艺术理念和艺术品位,针对的不是少数艺术天才的专业化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普及性的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鉴赏教育,着力点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放在对专业化教育、机械性文化、技术性理性构成强有力的文化制衡上。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脱出了竞技性的框架,有其普及性的一面,但与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不同,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文化素养整体水准相当高,在各自专业方面有长足发展,使其对艺术有各种视角和层次的理解,有些文科的学生可能在艺术批评方面、理科学生可能在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方面有比艺术院校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自由选修艺术课程基于真正的爱好,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十足,这既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动力,也增加了难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不是专业性艺术教育在一般院校的移植和普及,而有其特殊的问题和规律。

一般来讲,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重点研究以下环节:

一、心育:素质教育是知识与心灵结合的教育,艺术教育是丰富心灵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首先针对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弊端,致力于人类精神知情意三向度平衡发展,在知识教育之外培养灵性。人文素质教育有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层面,促进学生总体把握人类精神发展的整体图景,深化对文化文明的理解,树立新发展观,而艺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增长知识提高道德而是陶冶情趣丰富心灵。它所关注的不是人类精神的外向探索的结果而是内部体验,马克思说工业是打开了的人类心理学,那么艺术应该是凝固了的人类心灵世界。

艺术是心灵的镜象。如果说文学是人学,更多的是意识到了的心灵或反思中的人类心灵反映的话,艺术更直接更直观,更多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成分,有些在感觉感性领域的、尚未成为有意识的和理性探索对象的东西已成为艺术表现和揭示的对象,因而艺术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地体现人类心灵发展状况,也更多语言无法完全涵括的内涵,因而更丰富、更模糊也更敏锐、更具前瞻性,表现着在最敏感的人群――艺术家的心灵中活跃着成长着的人类心灵。

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多是理性认识的产物,尤其在现代,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理论范式为模本而建立的学科体系,以语言文字、概念范畴、逻辑规律的形式表达,体现人类精神外向探索的成果,人文科学也是把人当作外在对象探索的产物,这种对象性的知识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的,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强调探索客观规律应排斥主观性因素的干扰,在这种认识模式中,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于是文学艺术及作为感性学的美学都属于被贬抑的状态,形成相应的教育体制中也重知识轻智慧、重理性轻情感,教育只重视知识灌输而忽视心灵发育,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这是非主体性的教育,把人当作简单的知识容器和职业工具,而忽视了人自身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也难以真正理解属人的文明和为人的文化本身。

下一页

本文共 4 页,第 [1] [2] [3] [4] 页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