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舞蹈史论 查看内容

白马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2010-3-7 20:59|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2121| 评论: 0

   

面具舞

“咂杆子酒” 资料图

?舞 资料图

面具

 白马人悠久的历史、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构成了独树一帜的白马文化。

 

    有研究者这样说:白马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白马人的音乐、舞蹈种类很多,不管在劳作当中还是在劳作之余,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常生活,都离不开歌舞。

 

    “黄发白首齐醉舞”,“携手踏歌程复程”。文县白马人以能歌善舞著称,歌舞是其生活的内容之一和精神寄托,歌舞伴随白马人走完人生旅途。

 

    火圈舞传说

    关于火圈舞的来历,据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成县分会会长、陇南师专蒲向明教授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白马人的先民在腊月被官兵追杀,被迫走上了迁徙之路,后被官兵围困在山岭上白马人坚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腊月初八,疲惫不堪的白马人在山岭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驱赶冬夜寒冷,并渐渐进入梦乡。半夜时官兵偷袭,危难时一只白色雄鸡拍翅而鸣,惊醒了梦中的白马人,躲过了这一次劫难。为纪念腊月初八摆脱大劫难,白马人便把这一天定为火圈舞的开始日,成了白马人的传统纪念日。

 

    据文县当地研究者考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频繁的征战和迁徙,使白马人时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因此刀剑不离身,以随时还击敌人。每当他们狩猎、与外村发生冲突、或去征战时,总要携带砍刀和弩箭,出发前对空鸣炮三声,全村集体口喊“噢喂”它在白马口语中称“够扎”,表示对天发誓,同仇敌忾。“噢噢噢”的呐喊,在战争中还起到壮军威的作用。《文县志》记载:“白马人性喜斗,刀剑不去身,遇急则结阵以待,喊声震山谷。”据文县当地研究者考证,白马人为消除疲劳,通宵达旦以歌舞自娱,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的火圈舞。关于白马人的火圈舞始于哪个年代,文县当地各种史料中都少有记载。但从白马人发展的历史印记中,研究者们一个最统一的发现就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演变过程和发展历史都与战争息息相关。

 

    火与舞的完美结合

    火圈舞是白马人庆贺节日最常见的舞蹈,用独特形式把迥然不同的两个自然物——“火”与“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的清晨,全村小伙都要上山打柴,柴捆背回村后摆放在大场边,供村里人在大场上跳火圈舞用。陇南白马人的火把节从腊月初八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有一个多月时间。在每天晚饭后,男女青年们敲锣打鼓,唱着凑柴歌,挨家挨户去凑柴。每到一处,主人便热情地把柴交给他们。凑的柴堆放在场中,随后点燃篝火,全村男女老少欢跳火圈舞,唱酒歌。跳舞时,大家手拉手、肩并肩,连成一个大圆圈,围着熊熊大火载歌载舞。

 

    据陇南市文化局研究人员考证,火圈舞的唱词,也是说明其起源于战争的佐证。歌中这样唱道:“火儿不吹自己燃起来,青年不叫自己来。白马城是什么城?白马城是铁铸的城。守城就像守护家园,杀退敌人要齐心……”火圈舞中的“火”,象征“城池”、“白马山寨”,白马人通过手拉手、臂挽臂,表示护城的决心和信心。

 

    “池哥昼”

    有人说,白马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话一点不假。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到处都是他们引吭高歌、施展舞技的场所。据文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白马人的舞蹈种类很多,家里来了客人,妇女身穿百褶裙,双手举杯翩翩起舞高唱敬酒歌,既显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又表达白马人对嘉宾贵客的深情厚谊。

 

    白马人最爱跳的是火圈舞,但最热闹、最隆重的舞蹈却是逢年过节搞祭祀活动时跳的舞蹈。当地白马人称之为“池哥昼”,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盖”。跳舞时男人反穿皮袄或五彩花袍,足登长筒毡靴,身后系一根长长的牛尾巴,肩挂一串铜铃,头戴青面獠牙的各种动物或凶神恶煞的木雕彩绘面具激情而舞。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上,文县白马藏族表演的“池哥昼”,以其原始、独特、粗犷豪放的风格,受到观众和舞蹈专家的高度好评。

 

    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张映全先生曾著文指出:“面具舞”在白马语中称作“池哥昼”,它是以原始祖先部落图腾扮演、化装、唱祀的。是文县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民族祭祀舞蹈。这种舞蹈意在驱邪逐鬼、扫除秽气,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安宁。“面具舞”一般有九人或十人表演。

 

    据文县学者刘启舒介绍,“池哥昼”是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民族舞蹈。每当重大节会,喜庆时日,特别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三月清明、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好多村寨都要进行表演,意在驱邪逐鬼,扫除秽气,祈祷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村寨安宁。演出队伍走村串户,一路表演。起舞时以大锣大鼓相伴,鸣炮开道,节奏明快,粗犷威武,风趣幽默。特别是那吸腿跳步,摇肩晃膀的动作,表现了白马人不屈不挠,与邪恶勇敢抗争的精神风貌,构成了古朴独特、粗犷、剽悍的舞姿。

 

    善饮的白马人

    有人这样说,白马人的生活中离不开的最重要东西是酒。

 

    白马人生活的地方大都是高寒林区,气候阴冷潮湿,他们一年四季都要喝酒驱寒。天长日久,养成了人人喝酒、家家酿酒的传统习惯。但他们经常喝的不是高度数的白酒,而是在自己家里用青稞、高梁、大麦、燕麦等五谷杂粮酿造的类似黄酒的低度酒。一般人家一年都要酿两三大缸酒,逢年过节,招待客人,常喝不断。白马人相聚,总是一边跳舞唱歌,一边举碗豪饮。每逢此时,老一辈的白马人还会用悲愤哀怨的曲调,唱起祖辈们留传下来的酒歌,讲述本民族南征北战、历经磨难,艰苦创业的历史故事。

 

    白马人还有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喝酒方式,俗称“扎杆酒”或“咂咂酒”。家里来客人时,他们把自酿的酒倒入一个小陶罐,再兑上蜂蜜。饮用时将一根细竹管插入罐中,轮流吮吸,别有情趣。

 

    ?舞

    “?”是白马人的方言,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体,带有一定的祭祀性。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

    ?舞一般有七、九、十一人表演。其舞蹈组合的第一套动作叫“纽”,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活动和神灵面前表演,包括祭祀祖神和祀山;第二套动作叫“尕”,一般在场坝里表演;第三套动作称“央”,是一套祝福的舞蹈,多用于走村串户、礼拜长辈、互道祝愿。

    “阿里尕”,汉语俗称跳小鬼,它是双人舞,代表一公一母,其中“母”的这一方为男扮女装。整个舞蹈展现了白马人男欢女爱的情景。

    ?舞的领舞戴号称百兽之王、森林之王的狮头面具,其余舞者所戴动物面具按俗规依次为牛头、虎头、龙头、豹头、蛇头、鸡头、俩小鬼、俩大鬼。其舞蹈对原始拟兽舞蹈的溯源、发展、演变及舞蹈仪轨的形成极具研究价值。

    ?舞的舞蹈组合以圈舞的点踏步、穿花的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舞蹈的基本动律以蹉步、小腿划圈蹲步、左右跳转圈为主,结合粗犷、神秘的上肢动作,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所扮动物的形态,体现了白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

    ?舞的整体仪式充分体现了白马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传达了维护当地祥和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心愿。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